[实用新型]风送雾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809.2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0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傅锡敏;陈健;丁素明;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 |
主分类号: | B05B7/00 | 分类号: | B05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闫 彪;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农林业中用于喷洒药液的雾化器,属于喷雾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喷洒药液机械,不论手动还是机动,均采用给药液加压后从雾化喷嘴喷出的方式。该方式产生雾滴的喷射穿透力较差,导致雾滴在植物(如灌木)冠层中的沉积既少又不均匀。经实验测算,使用传统喷洒药液机械沉积到作物上的药液量一般都不到20%,喷洒的药液大多流失到土壤和空气中;这样,不仅对植物施药的效果差,而且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目前已有在传统喷洒药液机械加设风机对喷嘴雾化喷出的雾滴提供辅助动力,以增强雾滴对植物冠层的穿透力和提高药液在植物上的沉积率。但据申请人了解,这些喷洒药液机械一般是与风机简单结合,不仅结构复杂及占地大,而且产生作用于雾滴的气流风场不均匀,因此限制了雾滴穿透力和沉积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具有较高雾滴穿透力和沉积率的风送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送雾化器,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罩壳内装有喷液管路,所述喷液管路上设有穿出罩壳的外接进口和一个以上穿出罩壳的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朝向风机出风方向。
使用时,将外部进液管连接到本实用新型风送雾化器的喷液管路外接进口上,启动泵和风机,一方面药液被加压送入风送雾化器的喷液管路并从雾化喷嘴喷出雾滴,另一方面风机产生均匀的气流风场,由于雾化喷嘴位于风机罩壳外侧面靠近并朝向风机出风方向,喷出的雾滴正好全部直接处于风机产生的均匀气流风场范围内,这样,全部雾滴都在风力近距离的直接作用下得以有力穿透植物冠层,并均匀覆盖在植物冠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风送雾化器由于将喷液管路和喷嘴直接装设在风机的外壳上,从而使喷嘴喷出的雾滴能全部直接处于风机产生的均匀气流风场范围内,因此,相比现有借助风力的喷雾装置,应当具有更高雾滴穿透力和沉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送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带局部剖俯视图。
图3是图1去掉第一外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风送雾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轴流风机1,轴流风机1的罩壳2呈圆形环状,罩壳2由对合的第一罩壳2-1和第二罩壳2-2构成,轴流风机1的驱动器5设于穿装在罩壳2的轴3上。如图2所示,轴3一端装有包容于罩壳2内的叶片9。第一罩壳2-1位于风机出风一侧,第一罩壳2-1和第二罩壳2-2的各自内外两侧面敞口,在第一外壳2-1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防护罩7,在第二外壳2-2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防护罩10。第一防护罩7和第二防护罩4均形成圆形格栅。
本实施例的风送雾化器将第一外壳2-1去掉后,如图2、图3所示,在第二外壳2-2内周圈上安装有环形喷液管路8,环形喷液管路8上设接有外接进口短管6和八个沿环形喷液管路8周圈均布的雾化喷嘴4。如图1所示,当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对合后,外接进口短管6和八个的雾化喷嘴4分别穿出第一外壳2-1。如图2所示,雾化喷嘴4朝向风机出风方向,也即朝向第一外壳2-1外侧面。
工作时,将外部进液管连接到实施例风送雾化器的外接进口短管6上,启动泵和风机,药液被泵入环形多头输液管8内,从雾化喷嘴4喷出形成细小雾滴,同时驱动动力5带动叶片9旋转产生风场,该风场经第一外壳2-1导流、定向后可形成均匀的气流风场,由于雾化喷嘴4均布于第一外壳2-1外侧面的周圈并朝向风机出风方向,雾化喷嘴4喷出的雾滴正好全部直接处于风机产生的均匀气流风场范围内,全部雾滴在此均匀气流风场近距离直接作用下向前运动,从而得以有力穿透植物冠层,并均匀覆盖在植物冠层上。另外针对不同作物的冠层密度,驱动动力5的输出旋转速度可调,这样叶片9旋转产生风场可变,从而控制雾滴的穿透力,实现不同作物不同密集冠层的施药均匀性。此外,携带细小雾滴的气流可以驱动作物叶片翻动,使叶片的正、反面都能着药,进一步减少药液量并提高药液在作物上的覆盖密度和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比如容易想到:1)轴流风机1也可以由离心风机或其它风机代替;2)外壳2也可以呈方形或其它形状;3)外壳2也可以是一个整体;4)喷液管路8也可以是分段弧形或与外壳2相适应的其它形状;5)外接进口短管6也可以是外接进口阀或或其它外接进口;6)雾化喷嘴4也可以是其它数量,但至少是一个;7)导流罩7和防护罩4也可以是方形格栅、网状、其它形状或者去掉;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