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锥齿轮齿厚间接测量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699.X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葛珍晓;张允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间接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检具,特别是一种间接测量行星锥齿轮齿厚的检具。
背景技术
锥齿轮的齿是从大端向小端逐渐收缩而成的锥形齿,在不同截面上的齿厚不等,只有在同一截面上测量才能准确反映齿厚尺寸及误差。现有技术在锥齿间均布一定尺寸的钢球以确定一个圆,该圆直径为φD1,再在锥齿轮球形背设定一个圆,测量两只圆之间的直线距离H值,以H值间接反映齿厚的尺寸误差,齿厚了H值增加,齿薄了H值减小。现有技术尽管能够测量出锥齿厚度及误差,但测量难度大,测量精度不高,而且不适合在线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行星锥齿轮齿厚间接测量检具,该检具结构简单、测量方便、精度高,满足生产现场快速检测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行星锥齿轮齿厚间接测量检具,它包括动规、芯轴、钢球和静规。所述芯轴顺序配装静规、锥齿轮和动规,芯轴与圆盘状的静规中心孔过盈配合,锥齿轮、动规以中心孔与芯轴间隙配合。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静规朝上端面设有与内孔同轴的φD1止口,φD1止口内端面至底端面垂直高度为H3,止口内均布3~5只φ6~φ14mm的钢球与锥齿轮的锥齿接触。所述动规朝下端面设有与内孔同轴的φD2止口与锥齿轮的球形背接触,动规上下端面垂直距离为H2。
上述结构中锥齿轮以齿面朝下止于均布锥齿间的钢球,锥齿顺锥度外推钢球至φD1止口边,动规以止口端面朝下与芯轴套装,动规的φD2止于锥齿轮的球形背,用高度千分尺测出H1,用H1减去两个定值H2和H3便得出H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以设有常量尺寸的动规及静规测量H变量尺寸,测量过程简便,检测效率高;
3、同轴结构,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测量误差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行星锥齿轮齿厚间接测量检具,它包括动规1、芯轴2、钢球3和静规4。所述芯轴2为等径轴,其直径等于锥齿轮5内孔直径,芯轴2与平放的静规4中心孔过盈配合,锥齿轮5、动规1以中心内孔与芯轴2间隙配合。所述静规4朝上端面设有与内孔同轴的φD1止口,止口内均布3~5只φ6~φ14mm的钢球3。所述动规1朝下端面设有与内孔同轴的φD2止口,动规1上下端面垂直距离为H2。用本实用新型作汽车差速器行星锥齿轮5的H值检测。锥齿轮5大端直径为φ52mm,确定静规4止口φD1为φ57.54mm,动规1止口φD2为φ28.51mm,动规1厚度H2为15mm,静规4厚度H3为13.5mm,选定钢球3直径为φ8.7mm。检测操作时,先将锥齿轮5以齿面朝下套装在芯轴2上,3只均布在静规4止口内的φ8.7mm钢球3介于锥齿间,锥齿自然外推钢球3止于φD1止口边,再将动规1以止口端面朝下与芯轴2配合,直至动规1的φD2止于锥齿轮5的球形背。用高度千分尺测量动规1上端面相距静规4底端面的垂直距离H1为43.46mm,用测到的H1减去两个常量H2和H3,便得到被测锥齿轮5的实测H值:H=H1-H2-H3=43.46-15-13.5=14.96,将实测H值与设计H值14.96±0.05mm进行比较,得出被检测锥齿轮5的齿厚及其偏差。本实用新型为同轴结构,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检测误差小、易操作、检测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