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357.8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锁;沈元坤;周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腾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12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转速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具体地说是用于流体介质从静止管道输入到机床或设备中高速旋转轴的连接密封部件,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是流体介质(油、水、气等)从静止管道输入到设备中旋转轴的连接密封部件,是解决跑、冒、滴、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工作条件的密封装置。通常使用的高压力旋转接头壳体主要采用整体结构,在制造、装配、维修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原结构在高压力状态下限制了转速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在高压力下又能在高转速下工作,密封件不泄漏,且使用寿命延长的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包括在轴向中空的壳体一端部连接有尾盖,尾盖内开设有进液通道,壳体的轴向内孔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外管,旋转外管内开设有出液通道,伸入壳体内的旋转外管外壁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内轴承与外轴承,在壳体上设有油嘴,旋转外管通过内轴承与外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内轴承与外轴承侧壁之间设有套接在旋转外管上的隔套,在外轴承外侧的壳体内壁设有孔用挡圈,旋转外管内端部设有轴用挡圈,在轴用挡圈上套接有波形弹簧垫,在波形弹簧垫与内轴承内侧壁之间设有平垫圈,在尾盖内设有可轴向滑动的静环座,静环座内开设有过渡通道,静环座的内端部与旋转外管内端部间隔设置,且在静环座与旋转外管的内端部之间设有端面相抵的第一耐磨密封环与第二耐磨密封环,第一耐磨密封环装在静环座的内台阶上,第二耐磨密封环装在旋转外管的内台阶上,在尾盖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密封环与第二耐磨密封环的弹性补偿装置。
所述弹性补偿装置包括套接在静环座外的弹簧定位板,弹簧定位板上设有若干弹性圆柱销,静环座一端面上设有若干抵在静环座上的补偿弹簧。在静环座外套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一O型圈与四氟垫圈。在壳体外侧的旋转外管上套接有第二O型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和维修方便;组合式壳体制造容易,装配简单,成本降低;采用平衡式平面密封,工作转速越高,密封面摩擦阻力越小;外管支撑于二个高速轴承上,保证了同轴度,达到了平稳、高压、高速的效果;密封环采用了极耐磨的高硬度碳化钨,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主要由尾盖1、第一O型圈2、四氟垫圈3、静环座4、弹簧定位板5、补偿弹簧6、固定螺钉7、弹性圆柱销8、第一耐磨密封环9、壳体10、油嘴11、波形弹簧垫12、平垫圈13、轴用挡圈14、内轴承15、隔套16、外轴承17、孔用挡圈18、旋转外管19、第二O型圈20与第二耐磨密封环21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在轴向中空的壳体10一端部连接有尾盖1,尾盖1内开设有进液通道,壳体10的轴向内孔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外管19,旋转外管19内开设有出液通道,伸入壳体10内的旋转外管19外壁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内轴承15与外轴承17,在壳体10上设有油嘴11,旋转外管19通过内轴承15与外轴承17转动连接在壳体10内,内轴承15与外轴承17侧壁之间设有套接在旋转外管19上的隔套16,在外轴承17外侧的壳体10内壁设有孔用挡圈18,旋转外管19内端部设有轴用挡圈14,在轴用挡圈14上套接有波形弹簧垫12,在波形弹簧垫12与内轴承15内侧壁之间设有平垫圈13,在尾盖1内设有可轴向滑动的静环座4,静环座4内开设有过渡通道,静环座4的内端部与旋转外管19内端部间隔设置,且在静环座4与旋转外管19的内端部之间设有端面相抵的第一耐磨密封环9与第二耐磨密封环24,第一耐磨密封环9固定装在静环座4的内台阶上,第二耐磨密封环24固定装在旋转外管19的内台阶上,第一耐磨密封环9与第二耐磨密封环21的相对端面相抵,在尾盖1与壳体10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密封环9与第二耐磨密封环21的弹性补偿装置。
所述弹性补偿装置包括套接在静环座4外的弹簧定位板5,弹簧定位板5上设有若干弹性圆柱销8,静环座4一端面上设有若干抵在静环座4上的补偿弹簧6。在静环座4外套接有用于密封的第一O型圈2与四氟垫圈3。在壳体10外侧的旋转外管19上套接有第二O型圈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腾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腾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