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道烟气消声器以及采用该消声器的余热炉烟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237.8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光阳动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F23J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14江苏省宜兴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道 烟气 消声器 以及 采用 余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一种在燃汽轮机余热炉发电中使用的烟道烟气消声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消声器的制成的余热炉烟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进一步认识,国内已有很多电厂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燃汽轮机余热炉项目,利用清洁能源(天燃气)进行发电。然而,在初步的使用中,发现天燃气燃烧后在烟道内排出时往往时高温、高压、高速的气体流,这些气体与余热炉烟道壁碰撞后,容易发出极大的噪声,特别是有时会产生频率极大的啸叫声,由此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过程中,实际上又产生了噪声污染,而且这些频率极高的造成不仅仅是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更重要的事在极高的频率下还会造成人体的损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有效的去除这一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天燃气燃烧后在烟道内排出时所产生的噪声,提供了一种烟道烟气消声器以及一种采用该消声器的制成的余热炉烟道。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道烟气消声器,它包括竖直设置在烟道内的两块相互平行的多孔板,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采用圆锥形的导流面封闭。由此,进一步减少气流经过上下端面时因摩擦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块多孔板之间填充用玻璃布包裹的玻璃棉。由此可以利用填充的玻璃棉提高吸收噪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孔板为不锈钢微孔板,由此可以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所述烟道烟气消声器制成的余热炉烟道,它包括烟道内壁,在内壁上间隔的竖直设置一对以上相互平行的多孔板,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采用圆锥形的导流面封闭。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两块多孔板之间填充用玻璃布包裹的玻璃棉。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每对多孔板之间等间隔的设置,由此可以达到最优的吸收噪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孔板为不锈钢微孔板,由此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符合余热炉烟道使用环境的耐高温、高压、高速的材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道烟气消声器以及余热炉烟道,能够最大
限度的减少燃气轮机余热炉各种工况的噪音的强度和频率,实验表明消声量可
达到45dB(A);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道烟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余热炉烟道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道烟气消声器,它包括竖直设置在烟道内的两块相互平行的左多孔板1和右多孔板2,两块多孔板1、2的上端以及下端封闭。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采用圆锥形的上导流面3和下导流面4封闭。两块多孔板之间填充用玻璃布5包裹的玻璃棉6。所述多孔板为不锈钢多孔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述烟道烟气消声器制成的余热炉烟道,它包括烟道内壁,在内壁上间隔的竖直设置一对以上相互平行的多孔板,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封闭。两块多孔板的上端以及下端采用圆锥形的导流面封闭。两块多孔板之间填充用玻璃布包裹的玻璃棉。每对多孔板之间等间隔的设置。烟气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入余热炉烟道,在两侧的多孔板以及多孔板内的玻璃棉的吸收作用下,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道烟气消声器以及余热炉烟道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光阳动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光阳动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砂车管路蝶阀联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