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粮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228.9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同;张彬;沐森林;张礼钢;李显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春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2 | 分类号: | E04H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粮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仓,尤其是一种自卸粮仓,属于农产品收获储存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有“饲料之王”之称。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因此,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继小麦、水稻机械化收获以后的重点发展目标。目前,用于玉米收获的机械有两种:一种是披挂式(也叫背负式)。另一种是自走式。自走式由于造价高,机械利用率低,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其拥有量很少。披挂式玉米收获机则较为普遍。对披挂式收获机而言,割台是影响收获质量的关键部件,而粮仓的方便性和倒净率将直接影响其收获速度,甚至可以减少果穗的损失。玉米由于果穗的流动性差,在输送到粮仓时,往往堆积在一起,大大减少果穗箱的利用率,通常只有2/3-3/4左右;在卸料时果穗箱的升腾高度及淌门打开的角度将影响果穗倒出的速度和倒净率。目前的玉米收获机大多采用垂直的淌门,这样在卸料时要求果穗箱一定要升得很高,但淌门的打开角度还是不尽人意,很难保证淌门与箱底在同一平面上,从而阻碍果穗的流动,造成流速慢、倒不净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果穗倒出速度快、倒净率高的自卸粮仓,从而为玉米等农作物的收获机械化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果穗箱容积利用率大的自卸粮仓。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卸粮仓包括开口端铰支在底架上的果穗箱,所述果穗箱的开口端上部安装罩门,下部安装可与罩门对合的淌门;所述底架铰装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与果穗箱底面中部铰接;所述罩门的上边通过拐轴铰装在果穗箱开口的上边,所述淌门的下边通过转轴铰装在果穗箱开口的下边;所述拐轴与V形曲拐的拐折处固连,所述V形曲拐的两伸出端之一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V形曲拐的两伸出端之二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装在底架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装在淌门的中部。
卸粮时,当液压油缸加压后,可以通过顶杆将果穗箱顶起,而果穗箱的上行将使连杆作相对向下运动,拉动曲拐围绕拐轴转动,进而通过其伸出端之一带动罩门打开;同时,曲拐的另一伸出端带动拉杆推开淌门。这样,当油缸上升到顶部时,淌门可以达到与果穗箱处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从而使箱中的果穗全部倒出,完成自动卸粮,其倒出速度快、倒净率高,并且成本经济。反向动作则可以使罩门与淌门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果穗箱的开口端呈外凸的“<”形,所述罩门与淌门对合时呈相配的“<”形,分别与果穗箱的上边和底边成大于90度的夹角。这样开启时,只要较小的转角即可达到与果穗箱处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从而更容易使箱中的果穗全部倾倒出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淌门的门板两侧折出挡边,形成形结构。这样,当淌门打开时,果穗不会从淌门两侧溢出。
为了达到上述进一步的目的,申请人注意到,玉米棒等果穗由于大小、轻重不同,在由大输送装置向后抛出的过程中抛出距离存在差异,因此在所述果穗箱后部的侧板上固定有间隔分布的斜置导流板。这样,在收获作业时,不同抛出距离的果穗可以进入不同的导流位置,分多个落点落入果穗箱,避免在一处堆积,从而大大提高果穗箱的容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油缸升至顶端时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春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春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