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盛有流体的管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994.3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颖姝 |
主分类号: | B65D83/00 | 分类号: | B65D83/00;A45D34/00;A45D34/04;A61M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建民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盛有液体的管件,特别涉及到便携式盛有两种液体的管件。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在诸如电子工业,美容,补妆,皮肤表面等需要擦拭的地方,都会使用瓶装的液体及带有棉花、海绵之类多孔材料的擦拭棒。打开盛有液体的瓶子,用擦拭棒上的多孔材料蘸取液体就可以擦拭了。但这样的操作比较麻烦,多孔材料蘸取了过多的液体或不小心打翻了瓶子,液体就会流向其他地方,玷污了那些不需要擦拭的地方。
有些发明创造——将液体装在管状容器中,管子的一端用其他材料予以封死,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在封口附近的管子上设有断裂痕。由于管子的一端被封死,管内的液体就不易流出,管子的携带、运输、保管、使用都十分方便。使用时只要在管子的断裂痕处用力,就可以将管子折断,液体就会从折断处或另一端处流出。或者在管子的另一端处接上由多孔材料构成的小球,在管子的断裂痕处将管子折断,液体就会经过管口流到小球上,人们用手握住吸收了液体的小球就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擦拭作业了。但是需要以折断的方式来获取液体,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比较不方便。而且为了有利于折断,从管子封口处到设有断裂痕这一段需要较大的长度,使管状容器的长度增大。此外在管子折断后,断裂痕上方的液体不能使用只能抛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再者在折断管子时稍有不慎极易使内部的液体溅出,玷污其他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盛有液体的管件。在正常状态下,管件内的液体不会产生流动或挥发。在使用时,管件内的液体可以顺利地从管件一端流出。而且管件可以重复使用,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盛有流体的管件,包括内部有流体的管子,管子的上端管口具有圆锥形面,与上端管口紧密配合的带有执耳的塞入头连接在管子的上端管口;构成浮动塞头的液体位于管子的下端管口附近且与管子内的流体紧密接触。
所述的塞入头包括上、中、下三段,上塞入段具有与上端管口紧密配合的外径;连接在上塞入部下方的中塞入段的外径小于上塞入段的外径;连接在中塞入部下方的钩状部的上端直径略小于管子的内径,而且呈圆台形;中塞入段和钩状部的内部轴向上有沟槽。
所述的塞入头包括上、下两段,上塞入段具有与管口紧密配合的外径;连接在上塞入段下方的下塞入段的外径小于上塞入段的外径,下塞入部的内部轴向上有沟槽。
所述的塞入头的上塞入段下端具有圆锥形面。
在所述的塞入头中,下塞入段的外径等于上塞入段的外径。
所述的塞入头的上方具有凸缘。
所述的管子的下端管口与涂抹头相连接。
所述的涂抹头包括多孔材料。
所述的管内流体是药水、酒精、化妆品。
所述的构成浮动塞头的液体是高纯度,高分子量,高粘度而且挥发度很低的化学材料。
一种便携式盛有流体的管件,包括管子,其内部装有药水、酒精、化妆品之类流动性较好的流体。在流体的下方是由液体构成的浮动塞头,这种液体具有高分子、高纯度及高粘度,而且常温下不挥发,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也不会与上方的流体产生互溶或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流体的下方的浮动塞头可以有效地阻绝及防止上方的流体挥发或自行从管内流出。在浮动塞头的下方即为管子的开口端,也可以用诸如棉花、海绵、发泡纤维等多孔材料做成的涂抹头与管子的开口端相互连接。
在管子的另一端,即上端管口上有一圆柱面及与之相接的圆锥形面,与管口上的圆柱面紧密配合的带有执耳的塞入头则插在管口中。所述的执耳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形状,例如:圆形,五边形,正六角形,三角形等等。在执耳与塞入头之间有一凸缘,在塞入头插入管口后,所述的凸缘可以使塞入头与管口上的圆柱面的配合更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颖姝,未经刘颖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微孔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增力风力轻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