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右刹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967.6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浙勇;孙胜峰;刘新振;鲁荣喜;王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浙勇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云鹏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刹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右刹把涉及安装在自行车右把手上的刹把,属于自行车用刹把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的自行车刹把一般由铁件制成,其重量重、强度差,而且造型不美观,若改用其他合金材料制作刹把,则可克服上述缺点;由于自行车刹把左、右对称,互为镜像关于,故左、右刹把只要设计出其中一只即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右刹把,采用铝合金材料来制作右刹把的支架、把手和铆合转动轴,从而可使右刹把重量轻、强度高,且能呈美观的流线型外观。
一种自行车右刹把,自行车右刹把由支架、把手、铆合转动轴构成,在支架上开有支架把管孔、支架开口槽、正面把手铆合孔、反面把手铆合孔、把手安装槽和刹线穿装槽;在把手的把手主体前端开有刹线柱安装槽和刹线安装槽,在把手主体前端下部的把手安装块上开有支架铆合孔;铆合转动轴穿装在正面把手铆合孔、反面把手铆合孔和支架铆合孔中;自行车右刹把的支架和把手通过铆合转动轴铆合在一起。
支架通过圆形的支架把管孔穿装在自行车车把上,在支架的支架开口槽两侧,开有锁紧螺钉孔,在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锁紧螺钉,通过拧紧锁紧螺钉则支架开口槽可被收紧,可将支架拧紧在自行车车把上,支架开口槽呈矩形状,支架把管孔为圆通孔,在支架上部开有把手安装槽,以供安装把手用,在支架的把手安装槽上端开有刹线穿装槽,供穿装刹线用;在支架的把手安装槽下端两侧的支架铆合凸台上,分别开有正面把手铆合孔和反面把手铆合孔,把手的把手安装块置于支架的把手安装槽下端的正面把手铆合孔和反面把手铆合孔之间,通过铆合转动轴穿装在正面把手铆合孔、反面把手铆合孔和把手的支架铆合孔中,则本自行车右刹把的支架和把手通过铆合转动轴铆合在一起,把手可绕铆合转动轴转动,以便通过把手牵引刹线对自行车进行刹车。
把手的把手主体呈扁平杆状,把手主体后端圆弧过渡地上跷,在把手主体前端开有刹线柱安装槽和刹线安装槽,两者相互连通,以便穿装和固定刹线,即刹线上的刹线块安装在刹线柱安装槽中,在刹线末端通过刹线块对刹线进行定位,刹线穿装在刹线安装槽中。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右刹把由铝合金制成,其优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外形为流线型,手感好,且美观适用。自行车左刹把与本自行车右刹把结构相同,互为镜像对称关系。
附图说明:
图1:自行车右闸把1三维正向示意图。
图2:自行车右闸把1三维反向示意图。
图3:支架2三维示意图。
图4:把手3三维示意图。
图5:自行车右闸把1主视示意图。
图6:自行车右闸把1后视示意图。
图7:自行车右闸把1左视示意图。
图8:自行车右闸把1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右刹把1由支架2、把手3和铆合转动轴4构成。
参见图3,在支架2下部开有支架把管孔6,支架把管孔6为圆通孔,在支架2的支架把管孔6上部开有支架开口槽12,支架开口槽12为矩形状通槽,支架开口槽12与支架把管孔6相连通,在支架开口槽12两侧,开有锁紧螺钉孔13,参见图2和图6,锁紧螺钉5安装在锁紧螺钉孔13中;在支架2上部开有把手安装槽10,在支架2的把手安装槽10上端开有刹线穿装槽11,刹线穿装槽11端部为圆通孔,顶部呈矩形状狭槽,上述刹线穿装槽11的圆通孔为矩形状狭槽相互连通成一体;在支架2的把手安装槽10下端两侧的支架铆合凸台7上,分别开有正面把手铆合孔8和反面把手铆合孔9,正面把手铆合孔8和反面把手铆合孔9均为圆通孔。
参见图4,把手3由把手安装块15和把手主体18构成一体件,把手3的把手安装块15置于支架2的把手安装槽10下端的正面把手铆合孔8和反面把手铆合孔9之间。
参见图1、图3、图5、图6和图7,铆合转动轴4穿装在支架2的正面把手铆合孔8、反面把手铆合孔9和把手3的把手安装块15上的支架铆合孔14中,本自行车右刹把1的支架2和把手3通过铆合转动轴4铆合在一起,把手3可在支架2的把手安装槽10中绕铆合转动轴4转动。
参见图4和图8,把手3的把手主体18呈扁平杆状,把手主体18后端圆弧过渡地上跷,在把手主体18前端开有刹线柱安装槽16和刹线安装槽17,两者相连通,刹线柱安装槽16为圆柱形内凹槽,刹线安装槽17在把手3的把手主体18前端顶部,为圆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浙勇,未经孙浙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