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485.0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2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2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蒸发器通常使用管片式,为便于冷凝水从翅片上分离,通常蒸发器垂直放置,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沿翅片垂直下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对传统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少了阻力及灰尘的聚集量、具有很好的防尘效果,较好地避免了冷凝水的意外溅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下方一侧设有接水槽,所述换热管下端为另一侧由上往下向接水槽倾斜并与接水槽配合的集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下方一侧设有接水槽,所述换热管下端为另一侧由上往下向接水槽倾斜并与接水槽配合的集水结构。
所述集水结构为换热管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的上底朝下设于接水槽上方。
所述集水结构为换热管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朝下的角位于接水槽上方。
所述换热管上端为防尘结构。
所述防尘结构为由换热管上端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坡面。
所述防尘结构为由换热管上端中部朝两侧向下倾斜的坡面。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集水结构使得冷凝水在排水张力作用下,沿倒梯形或三角形的斜边由另一侧向接水槽上方的一侧流出落入接水槽内,可防止冷凝水受重力及气流作用垂直落下溅出接水槽外。
2.本实用新型空气从外管上侧进入由上向下穿过换热管外部,再从换热管下方的外管内底部吹出,因为接水槽设于换热器外管内的一侧以及换热管下端体积小,所以空气吹出的阻力小,方便空气流通,提高换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有利于减少灰尘的聚集量,具有很好的防尘效果,同时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换热管;2接水槽;3集水结构;31上底;32角;4防尘结构;5外管;6冷凝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管1,所述换热管1下方一侧设有接水槽2,所述换热管1下端为另一侧由上往下向接水槽2倾斜并与接水槽2配合的集水结构3。
所述集水结构3为换热管1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的上底31朝下设于接水槽2上方。
所述集水结构3为换热管1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朝下的角32位于接水槽2上方。
集水结构3使得冷凝水6在排水张力作用下,沿倒梯形或三角形的斜边由另一侧向接水槽2上方的一侧流出落入接水槽2内,可防止冷凝水受重力及气流作用垂直落下溅出接水槽2外。空气从外管5上侧进入由上向下穿过换热管1外部,再从换热管1下方的外管5底部吹出,因为接水槽2设于换热器外管5内的一侧以及换热管1下端体积小,所以空气吹出的阻力小,方便空气流通,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换热管1上端为防尘结构4。
所述防尘结构4为由换热管1上端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坡面。
所述防尘结构4为由换热管1上端中部朝两侧向下倾斜的坡面。
防尘结构4有利于减少阻力及灰尘的聚集量,具有很好的防尘效果,且不易被堵塞。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管1,所述换热管1下方一侧设有接水槽2,所述换热器1上端面为水平面,所述换热管1下端为另一侧由上往下向接水槽2倾斜并与接水槽2配合的集水结构3。所述集水结构3为换热管1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的上底31朝下设于接水槽2上方。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管1,所述换热器1上端面开口向上的V字形,所述换热管1下方一侧设有接水槽2,所述换热管1下端为另一侧由上往下向接水槽2倾斜并与接水槽2配合的集水结构3。
所述集水结构3为换热管1下端另一侧切除一角后形成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的上底31朝下设于接水槽2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
- 下一篇:太阳能交通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