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0403.2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温锦明;周玉宝;汪凡;张恩宝;马恒晞;袁刚;周晶;洪翠兰;潘丽玲;陈天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29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混凝土 浇筑 厚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于控制表面平整度的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对浇筑的厚度进行控制,以免出现拱形结构。而现有的控制方法大多采用标高控制法,即在楼板混凝土界面以上设定一个与浇筑对象(如楼板)下限控制面(即模板面)等距的控制网点,达到反控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是直观,但它属于间接控制方法,精度低,操作相对繁琐,尤其是当结构跨度大于4米,模板起拱时,其误差很难控制,操作也不便,施工中往往流于形式,厚度控制不理想,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厚度控制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方便地控制浇筑厚度的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器,包括基板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基板1至少设有三个等高的支腿2,基板1的厚度加上支腿2的高度等于混凝土浇筑厚度。
所述的基板1呈三角形平板结构。
所述的支腿2不与基板1相连的一端呈钉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尤其是在现场施工中操作方便,施工人员乐于接受,它以楼板边模上沿为控制基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控制精度高,能有效保证浇筑厚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防止起拱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示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
一种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器,它由钢板制造的基板1及焊接在基板1表面的支腿2组成,如图1,支腿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必须为等高,制造时应保证基板1的厚度加上支腿2的高度等于混凝土浇筑厚度。具体制造时,基板1的形状最好是做成三角形状,如图2所示,支腿2的支撑端最好做成类似于钉子的钉锥状结构。
具体使用时(见图3),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控制器5离模板一定距离(由刮尺4的长度确定)的一侧一字排开,然后摊铺混凝土,待摊铺并振捣后,将刮尺的一端支于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控制器5上,另一端贴模板边模上沿3做扇形移动,即可将混凝土刮平。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控制器5再后移一定的距离,重复操作,第二次及以后的操作时的一个刮平基准是前一次刮平后的混凝土边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下端呈尖锥状结构,不仅摆放稳定,而且取放方便。因此很容易被施工人员接收,可提高施工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瓦锚定式导斜器
- 下一篇:用于控制混凝土内墙厚度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