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升降桅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305.9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勇;张世岳;刘海涛;杨仁火;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鹰移动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4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桅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举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由多节气缸构成,以压缩空气或手动为动力,可上下伸缩的桅杆。
背景技术
气动升降桅杆,又称升降杆,是一种适用于广场和运动场地的照明、通讯及警务保障等场合的便携升降机构。目前现有的气动升降桅杆,是由钢管或铝合金管为缸体,加上活塞、节套和密封圈、气嘴等构成。使用时,用气管将气缸上的气嘴和气泵连接到一起,通电启动气泵,将压缩空气输入桅杆缸体,从而推动桅杆上升。当桅杆达到极限高度、缸体的压缩空气达到一定压力值时,即可关闭气泵,停止供气。但是由于这些密封件会随着桅杆的升降而升降,并且桅杆内的气压高于桅杆外的气压,这样桅杆的气密性很难得到保证,会有微泄露现象。因此要使桅杆长时间保持高度,就要不断地向缸体内补充压缩空气,使之保持一定的压力值,通称“保压”。否则,桅杆就会下降。尤其是在野外操作时,如果桅杆的密封件出现问题,会导致桅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气动升降桅杆不“保压”就不能长期保持高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保压”就可长期保持高度的自锁式升降桅杆,该桅杆还可以以手动为动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锁式升降桅杆,在底座上固定连接外缸体,外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活动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塞,活动缸体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至少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节套,在底座上设置进气口,在除最上级内活塞外的其它内活塞上及活塞上设置通气孔,所述节套上设置自锁装置。
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支撑套,在支撑套内部安装有弹簧,在弹簧内部安装导柱,在导柱的外端设有拉环。所述支撑套螺纹连接于所述节套上。
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阀。每个缸体与其活塞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及固定润滑套。相邻两个活动缸体间设置起限位作用的挡环。每个节套与上一级活动缸体的接触面间设置固定滑套,每个节套的上端面设置防震圈。在活动缸体的表面设置轴向的导向键,在节套上设置导向槽,导向键嵌在导向槽内。上一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位于下一级活塞的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节套上设置一个简单的自锁装置,依靠自锁装置和缸体外表面紧密接触所产生的静摩擦力来实现桅杆长期保持高度的目的,取消了现有的自锁式升降桅杆要长期保持高度就必须依靠供电、气泵和由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来“保压”,降低了生产和运行成本,环保节能。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人工手动操作下完成桅杆的升起,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8上固定连接外缸体12,外缸体12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14,活塞14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11,活动缸体11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塞19,活动缸体11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19至少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节套1,在底座18上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阀17。在除最上级内活塞19外的其它内活塞19上及活塞14上设置通气孔13,节套1上设置自锁装置。
见图1及图2,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支撑套2,在支撑套2内部安装有弹簧4,在弹簧4内部安装导柱3,在导柱3的外端设有拉环5。所述支撑套2螺纹连接于所述节套1上。节套1通过螺栓8固定在缸体上。
在每个缸体与其活塞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16及固定润滑套15,以提高密封性能及润滑性能。
在相邻两个活动缸体间设置起限位作用的挡环10,该挡环10与节套1配合,对活动缸体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
在每个节套1与上一级活动缸体的接触面间设置固定滑套6,以改善节套1与活动缸体间的滑动性能。在每个节套1的上端面设置防震圈7,在升降桅杆处于收缩状态时,上一级节套的下端面压在下一级节套的上端面上,防震圈7的作用是避免了相互间发生碰撞,防震圈7可以用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作。
在活动缸体上升过程中,为避免活动缸体发生转动,在活动缸体的表面设置轴向的导向键9,在节套1上设置导向槽,导向键9嵌在导向槽内,使活动缸体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上一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位于下一级内活塞19或活塞14的内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鹰移动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鹰移动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制钢管的抱芯装置
- 下一篇:带钢空气吹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