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180.X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奚建平;周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奚建平 |
主分类号: | C23C16/54 | 分类号: | C23C16/54;C23C1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163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规模 制造 等离子体 化学 沉积 真空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包括真空沉积腔室以及电极盒子等主要部件。一个沉积电极盒子包含多个射频电极,每个电极可以沉积4片太阳电池,将预热完成的电极盒子放入一个真空沉积腔室当中,在真空室里完成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沉积,沉积完成后将电极盒子取出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在于:每次在沉积前需要将装有待沉积玻璃的电极盒子在其它装置预热好后,推入沉积腔室,然后将电极盒子的电极安装好;而沉积完毕后,又需要将沉积好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电极盒子的电极卸下,并将电极盒子拉出真空腔室,在其它辅助装置冷却。电极接头如此的频繁装卸,对电极的接触产生及其不好的影响,电极的接触不好又将导致射频辉光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合格率不高。同时,现有系统也增加了额外的预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增加了生产线当中流水线的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它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系统结构简单,能减少生产制造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真空腔体、电极盒子,所述真空腔体为可分离式真空腔体,它包括相对固定的主体部和可分离部;所述电极盒子装设在真空腔体主体部内,且在沉积前、沉积过程中、沉积后都保持与真空腔体主体部相对静止。
下面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所述真空腔体优选的结构是包括:一个位于中段部位的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两端部位的可分离部,所述主体部和两端的可分离部可密闭构成真空腔体,也可在需要装、卸沉积产品时分离开。
所述真空腔体的主体部设置有射频引入电极。
所述电极盒子设置有与射频引入电极对应连接的电极接头,且在沉积前、沉积过程中、沉积后,射频引入电极都与电极接头保持接触。
所述电极盒子上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依次通过两个带筛状气孔的气盒子与电极盒子内腔相通,第二个气盒子的筛状气孔的分布面积足够覆盖整个电极盒子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通过移动真空腔体的一部分,来避免电极盒子的运动,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电极盒子静止。这样避免了现有装置在每次沉积过程都需要将电极盒子推入、推出导致电极频繁装卸接触而严重受损;避免了因电极受损而使得射频辉光不稳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的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将预热、冷却系统和沉积系统并入一个系统设备内,减少了生产线所需的设备数量,使得生产线变的更加简洁。
3.本实用新型还可优选设计成用同一个抽气系统给两个沉积室抽气,用同一套射频电源和气路供应系统为两套沉积室共同使用,可以大大的降低设备的造价,从而实质性的降低了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每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腔体密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腔体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腔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盒子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0真空腔体;11真空腔体的主体部;12真空腔体的可分离部;13真空腔体的可分离部;18射频引入电极;20电极盒子;21电极接头;22电极板;23待沉积的玻璃;24进气口;25气盒子一;26气孔;27气盒子二;28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光伏组件规模制造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设备,它包括有真空腔体10、电极盒子20。
参考图2,真空腔体10为可分离式真空腔体,它包括一个位于中段部位的相对固定的主体部11和分别位于两端部位的可分离部12、13。主体部11和两端的可分离部12、13可在工作需要时密闭构成真空腔体,也可在需要装、卸沉积产品时分离开。
参考图1、图2,电极盒子20装设在真空腔体10内,且在沉积前、沉积过程中、沉积后都保持与真空腔体10的主体部11相对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奚建平,未经奚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