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薄板铆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121.2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路国庆;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华安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3 | 分类号: | B21D39/03;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薄板 铆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薄板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薄板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最多的连接技术是焊接,但焊接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设备昂贵,连接费用高,很难连接多层板件以及有镀层的板件或铝、铜及不锈钢板件,镀锌钢板焊接、高强度钢板的焊接和电镀后的钢板焊接,往往会破坏表面镀层甚至零件焊接脱落,影响板材的抗腐蚀性,会出现力学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检测难度大等缺点。
现有的无铆钉铆接技术很多,如托克斯公司的托克斯铆接等。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模具必须配专用的铆压设备,模具需在厂家定做。价格昂贵,周期长,一般企业望而却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薄板铆接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由于焊接造成的破坏金属薄板件表面镀层甚至零件焊接脱落、检测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金属薄板铆接装置,用于将两层或多层叠放的金属薄板铆接加工,所述的铆接装置设有铆接冲头、铆接凹模并分别与气液增压系统相连接;在铆接加工状态,所述的铆接冲头压入两层或多层叠放的金属薄板的一个表面,相反的金属薄板面形成的凸起,压入所述的铆接凹模的凹腔内。
所述的铆接冲头、铆接凹模分别为圆形凸凹模。
所述的金属薄板件是通过所述的铆接冲头、铆接凹模的挤压,产生与铆接冲头、铆接凹模的形状相应的变形,变形面紧密贴合,形成相互紧扣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容易检测和控制连接质量,一般检测方式就可以达到检测目的,且铆接参数稳定,不易产生波动,铆接不会产生污染环境和危及人身健康的污染物和辐射,避免由于焊接造成的破坏金属薄板件表面镀层甚至零件焊接脱落。本实用新型的铆接方式比现有的铆接技术更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铆接冲头,2、铆接凹模,3、金属薄板件,4、金属薄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金属薄板铆接装置,用于将两个叠放的金属薄板铆接加工。该图显示的是两层金属薄板的铆接。
为了解决由于焊接造成的破坏金属薄板件表面镀层甚至零件焊接脱落,检测难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铆接装置设有铆接冲头1、铆接凹模2并分别与气液增压系统相连接;在铆接加工状态,所述的铆接冲头1压入两个叠放的金属薄板的一个表面,相反的金属薄板面形成的凸起,压入所述的铆接凹模2的凹腔内。
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规格、不同的材料厚度(0.5mm~2.5mm)、不同的连接强度要求,确定铆接参数,最终满足用户需要。
上述结构应用于两层或多层簿板金属材料挤压成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内部镶嵌连接。可广泛用于汽车各类薄板金属剪的连接,如升降器部件、车身其他金属薄板体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铆接冲头1、铆接凹模2分别为圆形凸凹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薄板件3、金属薄板件4是通过所述的铆接冲头1、铆接凹模2的挤压,产生与铆接冲头1、铆接凹模2的形状相应的变形,变形面紧密贴合,形成相互紧扣的连接。
通过气液增压设备,装上专用铆接模,金属薄板件3、金属薄板件4通过铆接冲头1、铆接凹模2的挤压变形,产生倒扣,将两个金属薄板件3、金属薄板件4紧紧连接在一起。对于需要连接的金属薄板件表面无任何要求,连接点处板件表面原有的镀层、漆层不受损伤。连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单点或多点同时连接,并能进行无损伤连接强度检测及全过程自动监控,生产效率极高,抗拉强度大。
下表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技术性能的对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华安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华安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小径厚壁管液压胀管器
- 下一篇:弯管机顶推装置的防失稳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