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滑动顶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60017.3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刘森鋆;俞安崇;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 地址: | 215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滑动 顶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滑动顶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些特种车辆和军用车辆的车厢,由于功能上的要求而被制造成四周固定、上部开口,例如雷达车,就需要在开启顶盖后,将雷达升起工作,所以顶盖的开启装置就尤为重要,但目前此类装置大部分采用的是翻盖式结构,使用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滑动顶盖装置,采用滑动结构,由动力装置驱动,不仅开关方便、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还能确保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厢滑动顶盖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车厢和顶盖,所述车厢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卷筒上卷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顶盖的前后两端,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分别设有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导轨的导轮;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还设有与导轨垂直的侧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侧导轨的侧导轮,用来限制顶盖的左右位移;所述顶盖的四周设有向外伸出的挡雨板,挡雨板可遮盖导轨、导轮、侧导轨和侧导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厢滑动顶盖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车厢和顶盖,所述车厢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卷筒上卷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顶盖的前后两端,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分别设有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导轨的导轮;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还设有与导轨垂直的侧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侧导轨的侧导轮,用来限制顶盖的左右位移;所述顶盖的四周设有向外伸出的挡雨板,挡雨板可遮盖导轨、导轮、侧导轨和侧导轮;所述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向前凸伸的闭盖定位销,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设有向后凸伸的开盖定位销,顶盖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与闭盖定位销、开盖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套,顶盖关闭时,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和后沿的闭盖定位销分别销入顶盖的前沿和后沿的定位套中,顶盖开启时,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的开盖定位销销入顶盖后沿的定位套中;所述车厢上部开口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开启行程开关、关闭行程开关,顶盖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与开启行程开关、关闭行程开关位置对应的开启行程撞块、关闭行程撞块。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厢滑动顶盖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车厢和顶盖,所述车厢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卷筒上卷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顶盖的前后两端,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分别设有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导轨的导轮;所述车厢的两侧上沿还设有与导轨垂直的侧导轨,顶盖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侧导轨的侧导轮,用来限制顶盖的左右位移;所述顶盖的四周设有向外伸出的挡雨板,挡雨板可遮盖导轨、导轮、侧导轨和侧导轮;所述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向前凸伸的闭盖定位销,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设有向后凸伸的开盖定位销,顶盖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与闭盖定位销、开盖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套,顶盖关闭时,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和后沿的闭盖定位销分别销入顶盖的前沿和后沿的定位套中,顶盖开启时,车厢上部开口的前沿的开盖定位销销入顶盖后沿的定位套中;所述车厢上部开口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开启行程开关、关闭行程开关,顶盖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与开启行程开关、关闭行程开关位置对应的开启行程撞块、关闭行程撞块;所述车厢上部开口的后沿内侧设有可转动的弹簧压板,顶盖的后沿下平面设有止动块,顶盖关闭时,转动弹簧压板,使弹簧压板压在止动块的前部,阻止顶盖向前移动;所述车厢的前部封闭、后部开口,中部设有台阶,驱动装置安装在台阶上,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离合器和卷筒,卷筒的轴线垂直于顶盖的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用导安导轮的结构形式把顶盖安装在车厢开口上,由驱动装置来牵引顶盖的开启和关闭,不仅开关方便、省时省力、而且自动化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在开启或开闭到位后,顶盖与车厢之间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套来进行定位,并且还有行程开关来切断与驱动装置的联系,安全性能比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封闭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C—C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1中的D—D剖面图;
图6为图5的K向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8为图1中的H—H剖面图;
图9为图2中的G—G剖面图;
图10为图1中的E—E剖面图;
图11为图10的F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未经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梁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摩擦片磨损监控检测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