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工艺中打气搅拌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9636.0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赖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10 | 分类号: | C25D2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工艺 打气 搅拌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工艺中打气搅拌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精密印刷电路板行业电镀工艺的打气搅拌控制装置。
技术背景
在精密线路板行业,必须经过电镀工艺把线路以及孔内铜厚镀到电子零件功能所需的的厚度,电镀分为全板电镀和图型电镀,其原理和设备基本相同。当工件PCB(印刷电路板)经由龙门吊车吊往电镀生产线各工作缸位置并且上下进料出料,铜槽以及其他工作槽的打气搅拌仍在进行,而工件下降进入有打气的工作槽过程中,板厚在1.0mm以下的PCB非常容易折弯,插到浮架外面造成刮伤报废,甚至发生PCB板折断。如果在工作中一直关闭打气则会发生药液温度,浓度不均匀,或者水洗不干净的问题,从而引发其他的工艺问题发生。在PCB业界,打气搅拌控制装置仅由手动阀门控制,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通过手动控制阀门、流量计及打气管依次连接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镀工艺中打气搅拌控制装置,在PCB(印刷电路板)工件要入槽的时候,自动关闭打气,工件PCB到位后打气全力打开,从而保证了电镀工艺要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工艺中打气搅拌控制装置,
包括第一手动控制阀门、流量计及第二手动控制阀门,第一手动控制阀门、流量计和第二手动控制阀门通过打气管依次连接,特征是:还包括一个电磁控制阀门,所述电磁控制阀门安装在与第一手动控制阀门并联的打气管上,电磁控制阀门的控制端连接电镀主线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增加一个电磁控制阀门控制的旁通管路,可以保证板厚1.0mm以下的PCB板垂直进入槽位,不会斜着进入槽位,从而可以避免PCB板刮到槽壁或者插到浮架外导致折弯或者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手动控制阀门1、电磁控制阀门2、流量计3及第二手动控制阀门4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手动控制阀门1、流量计3和第二手动控制阀门4通过打气管依次连接,第一手动控制阀门1的另一端连接电镀槽打气管,第二手动控制阀门4的另一端连接主打气管,还包括一个电磁控制阀门2和与第一手动控制阀门1并联的打气管,所述电磁控制阀门2安装在与第一手动控制阀门1并联的打气管上,电磁控制阀门2的控制端连接电镀主线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的电磁控制阀门2的动作由PLC控制完成。电磁控制阀门2的控制信号必须来自电镀主线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因为PCB板有一个电镀工艺流程,逐道工艺往后进行,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假设要控制电镀工艺流程其中之一的镀铜槽的打气。镀铜槽前面是酸浸槽,当PCB板从酸浸槽出来的时候,下一个位置是镀铜槽,这时镀铜槽位置没有PCB板,处于等待中,镀铜槽的打气管被电磁控制阀门2关闭,当PCB板到达镀铜槽位置,天车定位,PCB板垂直往下放,放到槽液中,此时电磁控制阀门2打开,打气管通畅,正常进行电镀打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送螺旋加料机
- 下一篇:一种取心内筒扶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