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注油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820159327.3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1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新稳;彭正乔;蒋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赛普尔自动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08 | 分类号: | B65G45/08;B65G4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 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1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注油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输送链输送系统加油的自动注油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链输送系统广泛用于烟草、食品、化工、电子、物流等行业,其中输送链需要定时、定量的润滑,以保证输送线正常运转。在现有技术中对输送链加油是通过一种注油器来实现的,这种注油器包括由电磁阀、调压阀、油雾器等组成的油路系统和控制该系统的时控开关,其功能较单一,只能注油,由此会带来一些缺陷,比如输送链在运行中,物流产品因为摩擦产生的细屑及灰尘落在输送链上,如果不及时清除,会缩短输送链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种注油器控制系统采用时控开关,其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能与输送链的工作状态相配合,它不管输送链工作与否,到一定时间就注油,因此使整个系统协同性非常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输送链自动吹灰并且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注油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自动注油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组、油雾器、调压阀、电控制部分,还包括油气选择电磁阀,该油气选择电磁阀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连有气源,其一个出气口与电磁阀组的进油口连接,另一出气口与调压阀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电控制部分包括传感器、输入模块、开关电源模块、二次电源模块、单片机及存储模块、人机对话模块、驱动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报警器,其中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端与二次电源模块输入端连接,二次电源模块输出端与单片机及存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及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油气选择电磁阀、电磁阀组的控制端及报警器的控制端连接,人机对话模块的通信端与单片机及存储模块通信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输入模块输入端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油气选择电磁阀,通过油气选择电磁阀做出通气或通油的选择,如果选择的是通气,油路系统将输出空气对输送链进行吹灰清理工作,如果选择的是通油,油路系统将自动向输送链供油,由此使本实用新型具备了供气和供油的功能,对设备输送链自动注油自动吹灰清理,有效提高了输送链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再加上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控制部分采用了单片机及人机对话控制模式,使之通过人机对话模块可以设定各阀门的工作参数,比如设定哪几路输出,何时输出,并且显示报警数据和历史数据,同时其单片机可以与输送链的主控制系统的PLC互相通讯,可以受控于PLC,输送链工作时,注油器就工作,反之就不工作,如此使整个输送链系统的协同工作性非常好。因此本实用新型除了能自动注油还能对输送链进行自动吹灰清理,自动化程度较高,能有效提高输送链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多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仍具有电磁阀组5、油雾器4、调压阀3,还具有传感器8、输入模块13、开关电源模块11、二次电源模块12、单片机及存储模块7、人机对话模块9、驱动模块14、继电器输出模块15、报警器10、油气选择电磁阀2,其中开关电源模块11与二次电源模块12连接,二次电源模块12与单片机及存储模块7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及存储模块7与驱动模块14连接,驱动模块14与继电器输出模块15连接,继电器输出模块15与油气选择电磁阀2和电磁阀组5及报警器10连接,人机对话模块9与单片机及存储模块7连接,传感器8与输入模块13连接,气源经过滤器1过滤后与油气选择电磁阀2连接,该油气选择电磁阀2的一个出气口与电磁阀组5的进油口连接,另一出气口与调压阀3的进气口连接,电磁阀组5包括五个独立的电磁阀,每个电磁阀连有一个喷嘴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赛普尔自动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赛普尔自动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