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炉的发热体及包含该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撑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9273.0 | 申请日: | 200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6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礼;吴登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百泰硬质合金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62 | 分类号: | H05B3/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2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炉 发热 包含 支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的发热体,及包含该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炉采用的发热体一般是由发热丝绕制成螺旋管状,或发热丝螺旋缠绕在耐火材料制成的棒或管表面,这两种发热体的两个接线端子均位于发热体两端,这样就必须在工业炉相对应的两侧各开一个孔,才能将两个接线端子分别引出炉外,由此工业炉铸炉较困难、成本高,保温效果不佳。中国专利CN01213791.X提供了一种发热丝从耐火管一端向另一端螺旋间隔缠绕在耐火关外表面,并从管内再穿出来,使得两个接线端子位于发热体同一端,不易发生短路,并且只需工业炉一侧开孔。但该发热体只有朝向炉内的那部分才能发挥最佳的热效应,更换维修时朝向炉体的一侧难免与耐火砖碰撞,影响其使用寿命,不方便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业炉的发热体及其支撑组件,不仅能很好的发挥发热体的热效应,减少热损失,而且能方便快捷地维修更换发热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发热元件,由2根相同的发热丝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盘绕成平面的连续U形结构,所述2根发热丝并列放置、有效间隔开,且并列的一端连接有跨接杆,并列的另一端平行伸出形成两个接线端子。
包含所述的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撑组件,包括发热元件搁置砖、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撑管;发热元件搁置砖截面呈开口朝上、卧倒的E形;所述支撑管固定于发热元件搁置砖的E形槽内、用于支撑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2根发热丝的有效间隔距离与发热元件搁置砖的E形槽相适应。
所述支撑管3为陶瓷管。
由于发热丝盘绕成平面的连续U形结构,整个发热元件呈平面双U形结构,因此能很好的发挥发热体的热效应;发热丝并列放置、有效间隔开,并与E形发热元件搁置砖槽相适应,两个接线端子位于发热体同一端,不易发生短路,并且只需工业炉一侧开孔;发热元件只是搁置于发热元件搁置砖E形槽内的陶瓷支撑管上,更换或维修时朝向炉体开孔的一侧拖出即可,且两者为线接触,大大减小了装入或抽出发热元件的阻力,方便了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发热体及包含该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发热元件2,由2根盘绕成平面的连续U形结构的、相同的发热丝21组成,2根发热丝21并列放置、中间有效间隔开,且并列的一端连接有跨接杆3,并列的另一端平行伸出形成两个接线端子22。整个发热元件呈现平面双U形结构。
由于发热丝盘绕成平面的连续U形结构,因此能很好的发挥发热体的热效应;发热丝并列放置、有效间隔开,两个接线端子位于发热元件同一端,不易发生短路,并且只需工业炉一侧开孔。
如图1、2所示,包含所述工业炉发热元件2的发热体支撑组件,还包括发热元件搁置砖1和支撑管3。发热元件搁置砖1截面呈开口朝上、卧倒的E形;支撑管3材质为陶瓷,采用4根、两两固定在发热元件搁置砖1的E形槽内、用于支撑发热元件2的2根发热丝21;2根发热丝21的有效间隔距离与发热元件搁置砖1的E形槽相适应,即被E形槽中间的隔断部分有效间隔开。
由于发热元件2只是搁置于发热元件搁置砖E形槽内的陶瓷支撑管上,更换或维修时朝向炉体开孔的一侧拖出即可,且两者为线接触,大大减小了装入或抽出发热元件的阻力,方便了发热元件的更换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百泰硬质合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百泰硬质合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插秧机的齿轮箱
- 下一篇:滑行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