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的单面覆镍不锈钢带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58924.4 | 申请日: | 2008-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潘勇;刘小铷;万义;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永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B32B15/01;B32B15/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 地址: | 412007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单面 不锈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材料,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的单面覆镍不锈钢带。属于金属带材表面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材料要求其具有好的锡焊性能、良好的导电性能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一定的强度、硬度,以满足其工作环境的要求;现有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材料通常采用铁素体不锈钢带(如SUS 430)或奥氏体不锈钢带(如SUS 304)冲压成型。采用铁素体不锈钢带冲压壳、盖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导电性能、焊接性能及抗划伤性能较差;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带冲压壳、盖的扣式锂离子电池,除具有上述不足外还有生产成本较高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结构合理、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硬度的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的单面覆镍不锈钢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包括基体材料和电镀金属镍层,所述基体材料为不锈钢,在所述不锈钢基体材料的一面电镀金属镍,另一面为粗糙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镍层的厚度为0.1-3.0微米,优选为0.5-2.5微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金属镍层微氏硬度大于等于300(HV)。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锈钢带的另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0.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体材料为铁素体铬钢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不锈钢基体的一面电镀一层与金属锡接触角小,浸润良好的金属镍,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单面覆镍不锈钢带的锡焊接性能,从而,明显改善不锈钢很难被锡浸润而导致的其锡焊接性能差的弊端;由于不锈钢合金结构中,间隙原子或固溶原子的随机分布容易引起基体的晶格失配及点阵缺陷,从而降低了电子在原子点阵中的运动速度,其导电性能较低;而金属镍的晶体结构均匀分布,其晶格失配及点阵缺陷非常少,因此,在不锈钢带单面镀镍更有助于提高成品电池的导电性能,即减小电池的电阻;由于镍镀层的腐蚀电位大于不锈钢基底,因此,不锈钢带单面镀镍后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基体不锈钢。另外,由于所述镀镍层的微氏硬度大于等于300(HV),因此,其表面抗划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锈钢带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冲制成电池外壳,经历了一系列的拉伸弯曲变形过程,在这过程中,由于位错、晶格歧变等原因,将使材料的强度、硬度明显提高,因此,单面覆镍不锈钢带的整体强度、硬度及抗划伤能力是完全可以满足工艺需要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硬度。适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更优的、可替代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外壳材料,特别适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盖和壳。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基体金属、2---电镀金属镍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壳、盖的单面覆镍不锈钢带,包括基体材料和电镀金属镍层,所述基体材料为不锈钢,在所述不锈钢基体材料的一面电镀金属镍,另一面为粗糙的表面;所述金属镍层的厚度为0.1-3.0微米,优选为0.5-2.5微米;所述的金属镍层微氏硬度大于等于300(HV),所述不锈钢带的另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0.4,所述基体材料为铁素体铬钢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永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永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8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