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水回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8118.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10;C02F1/66;C02F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废气排入江、河、湖、海,严重污染水体。其中许多宾馆、饭店和旅游风景区、度假村一般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水质标准能达到二级处理的标准。但是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的废水,不能回用,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现有技术中,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运行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装置,所述的这种中水回用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运行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一个搅拌槽和一个沉淀槽,所述的搅拌槽上设置有一个进水管,搅拌槽与所述的沉淀槽连接,其中,所述的沉淀槽与一个生物接触氧化槽连接,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槽与一个生物处理砂缸和一个过滤砂缸分别连接,所述的过滤砂缸与沉淀槽连接,所述的过滤砂缸上设置有一个出水管。
进一步的,搅拌槽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进风管道,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风机。
进一步的,沉淀槽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进风管道,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砂缸上连接有一个反冲机构。
进一步的,在生物处理砂缸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进风管道,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性填料选自聚氯乙烯塑料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滤料选自核桃壳、或者火山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生活污水由污水管道经过提升后导入搅拌槽,搅拌槽中加入少量石灰,做到除磷的作用,又能调节水中pH,使水体中的碱度增加,中和后续曝气槽产生的酸度。石灰与磷酸盐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此除磷方法属于化学除磷法,其效果比较好,能够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磷。污水通过搅拌槽的混合作用后进入沉淀槽,部分小颗粒悬浮物通过相互碰撞逐渐的自由沉降在槽底,原水通过类似于溢流的方式进入下一道工序。污水通过沉淀槽溢流进生物接触氧化槽,在生物接触氧化槽中用墙隔开,分为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并在其中添加填料,用于挂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槽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砂缸,通过生物处理砂缸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高效分解,去除水中的COD,并把氮从有机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然后再返回生物接触氧化槽,污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槽和生物处理砂缸的生物处理后,经过过滤砂缸过滤,对污水的悬浮物进行截留过滤,并在出水中配以加药设施,添加消毒剂,可除去污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达到消毒的作用。过滤砂缸需要定时反冲,其反冲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槽沉淀,所有污泥都聚集在沉淀槽中集中抽取,可排放入污水厂原来的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污泥的脱水、浓缩等工序。最后的出水符合国家一级A标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生活污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处理后,能够达到城市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可以作为中水回用,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一个搅拌槽1和一个沉淀槽2,所述的搅拌槽1上设置有一个进水管3,所述的搅拌槽1和所述的沉淀槽2连接,所述的沉淀槽2还和一个生物接触氧化槽4连接,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槽4还和一个生物处理砂缸5连接,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槽4还和一个过滤砂缸6连接,所述的过滤砂缸6和所述的沉淀槽2连接,所述的过滤砂缸6上设置有一个出水管7。
进一步的,在搅拌槽1的一侧设置一个进风管道,在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一个风机8。
进一步的,在沉淀槽2的一侧设置一个进风管道,在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一个风机9。
进一步的,将所述的过滤砂缸6连接一个反冲机构(图中未示),通过反冲机构将反冲后的污水导入沉淀槽2沉淀。
进一步的,在生物处理砂缸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进风管道,在所述的进风管道上设置一个风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8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洲大蠊的芯片养殖箱
- 下一篇:一种电缆线护套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