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57663.4 | 申请日: | 200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锌;卢春江;董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 地址: | 20120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流过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冷凝器,尤其涉及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是在汽车空调工质替代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它是一种紧凑式换热器,主要由多扁管和波纹型百叶窗翅片组成。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与管片式、管带式冷凝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流动阻力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它是目前最流行的轿车用冷凝器。
参见图1,目前,大多数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1、集液器2、干燥包3、过滤网4,其中,冷凝器芯体1包括换热管5、左边管6、右边管7、上压板8、下压板9、隔板10、翅片16。换热管5的左、右两端与左、右边管6、7相通。在左边管6的上、下端开有进口12和出口13,左、右边管6、7内部还设置有位置交错配合的若干个隔板10。换热管5的上、下两端与上、下压板8、9固接,且上压板8的左、右两端与左、右边管6、7的上端连接,下压板9的左、右两端与左、右边管6、7的下端连接。集液器2设置在右边管7的右端,且集液器2与右边管7焊为一体。在集液器2下端开有与冷凝器芯体1相通的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进液口14位于出液口15的上方,且进液口14与出液口15之间设置有隔板10。在集液器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包3、过滤网4,干燥包3的直径接近与集液器2内壁的直径。
上述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无法表现出其特有的特性曲线,即无过冷平台,也就无法表现出其特有的功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集液器与冷凝器芯体焊为一体,两者之间没有间隙,使冷凝器芯体的高温传递到集液器,导致集液器与冷凝器芯体之间产生热传递,影响过冷平台;第二,集液器内部干燥包与集液器内壁基本贴合,两者之间间隙很小,不利于集液器内部冷媒的流动,降低了集液器的有效空间,减小了过冷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该冷凝器能避免冷凝器芯体与集液器之间产生热传递,并提高了集液器内部的有效空间,确保了冷媒在集液器内部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集液器、干燥包、过滤网,冷凝器芯体的左端开有进口、出口,冷凝器芯体的右端设置有集液器,集液器的下端开有与冷凝器芯体相通的进液口、出液口,集液器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包、过滤网;所述冷凝器芯体的右端焊有连接块,冷凝器芯体的右端通过连接块与集液器局部固接,且冷凝器芯体右端与集液器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集液器内部的干燥包为细长形,干燥包与集液器内壁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的改进,将现有的、焊为一体的冷凝器芯体与集液器分成两部分,使冷凝器芯体与集液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有效避免了冷凝器芯体与集液器之间产生热传递。同时,本实用新型对集液器内部干燥包的直径和高度进行了改进,减小了干燥包的直径,增加了干燥包的高度,使得在保证了干燥包原有干燥能力的作用下,提高了集液器内部的有效空间,确保了冷媒在集液器内部的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芯体,2集液器,3干燥包,4过滤网,5换热管,6左边管,7右边管,8上压板,9下压板,10隔板,11连接块,12进口,13出口,14进液口,15出液口,16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一种平行流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1、集液器2、干燥包3、过滤网4,其中,冷凝器芯体1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冷凝器芯体1的结构相同,参见图1。
集液器2设置在冷凝器芯体1的右端,在冷凝器芯体1的右端焊有连接块11,冷凝器芯体1的右端通过连接块11与集液器2局部固接,使得冷凝器芯体1与集液器2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集液器2与冷凝器芯体1之间不接触,可有效避免冷凝器芯体1与集液器2之间产生热传递。
集液器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包3、过滤网4,干燥包3为细长形,干燥包3与集液器2内壁存在间隙,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集液器2内壁直径为30mm,集液器2高为365mm;干燥包3的直径为23mm,干燥包3高为223mm。因此,干燥包3与集液器2内壁存在有足够的间隙,可以使冷媒在集液器2内部顺畅地流动。
本实用新型能避免冷凝器芯体与集液器之间产生热传递,并提高了集液器内部的有效空间,确保了冷媒在集液器内部的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块料烘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循环风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