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7619.3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冰;陶凯;陆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52 | 分类号: | G01N25/52;G01N3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1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开口 闪点 检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用于石油化工产品闪点检测,属于石油化工产品闪点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产品使用的开口闪点测试多采用热电偶、离子检测方法、光电检测的方式。热电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极易误判与漏检;光电检测的方法受污染的影响也容易漏检,维护不方便。采用离子检测方法检测多数采用双检测环的结构,检测迅速可靠,但是在做油烟附着力很强的油样或做燃点检测时,离子环因为不方便拆卸很难清理,污染严重影响测试结果,会造成漏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准确、结构合理,简易的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中部设有空心支架,在支架的侧边设有导电棒,其特征在于,在空心支架的内部设有导电柱,在导电柱与空心支架之间设有绝缘层,在导电柱的下方设有环形电极,在导电柱顶端设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电极,可以通过螺丝方便地拆卸下清洗,清洗完毕后可以方便得通过螺丝固定到导电柱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维护方便。
2)在使用时,将导电棒接触油杯边缘,通过电极和油杯(油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的一部分,就是普通的克里夫兰开口油杯,它直接放在加热炉上的,在测试过程中充当测试电极一部分,也就是说,油杯即充当了容器的角色又充当了测试电极的角色)组成的电极对,灵敏有效地监测到火焰的产生,从而达到测定闪点的目的,结果准确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开口闪点单环检测电极,由绝缘层1、空心支架2、支架3、导电柱4、导电棒5、环形电极6及螺母7组成。
在支架3的中部设有空心支架2,在支架3的侧边设有导电棒5,在空心支架2的内部设有导电柱4,在导电柱4与空心支架2之间设有绝缘层1,在导电柱4的下方安装可拆卸的环形电极6,在导电柱4顶端设有螺母7。
在使用时,通过导电棒5接触油杯,利用油杯作为一个检测电极,而另一个检测电极则是环形电极6。导电柱4上方的两个螺母7间连接导线,并接到检测电路。圆环型电极6的面积稍小于油杯口的内截面积,保证不碰及油杯。在测量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电压,当油样出现火焰时,在电极和油杯间的电压作用下形成电流,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判断火焰的出现,达到测定闪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旋转电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