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鼓风站的脱湿器芯体更换吊笼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7506.3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1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丁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鼓风 脱湿器芯体 更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鼓风站,尤其涉及高炉鼓风站脱湿器芯体更换设施。
背景技术
高炉鼓风站配套设备脱湿器芯体由于工作环境差,易出现芯体换热管泄漏,芯体框架锈蚀、破损等情况,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目前许多脱湿器芯体更换时间长、效率低、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施工过程高空作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最常见的是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由于芯体位于脱湿器中部,脱湿器顶盖不拆,芯体更换只能从侧面进行,因此,脚手架搭设时,只能位于芯体两边,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对于脚手架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另外,芯体共分为三层,中间芯体部位由于是主要工作面,此部分脚手架需要实时的更改,浪费时间和劳动力;1个芯体自重在4t左右,并且需要在工作平台上移动,脚手架的承重存在问题,在移动过程中,整个脚手架易失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开始准备至施工结束,施工准备周期长,投入的劳动力多,全部芯体更换需要花至少72小时才能全部结束,劳动效率低,并且不能满足高炉停炉修风时间短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炉鼓风站的脱湿器芯体更换吊笼。本实用新型高效、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和节约劳动力,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鼓风站的脱湿器芯体更换吊笼,该吊笼为一个框架结构。
包含位于四角的立柱及周围的横向的围栏,该吊笼的顶面和朝向脱湿器芯体侧为敞口;
四个卡扣,它们两个一组地分别设置在吊笼顶部两侧的型钢上;
两组悬挂手拉葫芦和两组钢丝绳,每个悬挂手拉葫芦和钢丝绳的两端连接一组卡扣,其中部共同悬挂在一个吊钩上;
一导轨机构(根据芯体宽度可调),它设置在吊笼底部为芯体滑移导轨;
一工作平台,方便站人操作手拉葫芦,它包括设置在吊笼底部、导轨两侧型钢支撑和木跳板。
所述吊笼悬挂装置由两根固定长度钢丝绳和可自由调节长度的两组手拉葫芦的倒链组成。
所述的高炉鼓风站的脱湿器芯体更换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槽钢制作,围栏利用角钢和扁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随着芯体重心的偏移来利用手拉葫芦来自由调节长度保持整个吊笼的平衡,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节约劳动力。芯体更换速度快,局部更换一层时间在12小时以内完成,全部芯体更换也仅需36小时,从而实现施工周期短、施工风险低,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炉鼓风站的脱湿器芯体更换吊笼,它包括:
一个以型钢制作的具有框架结构的吊笼1,它包括位于四角的立柱11及周围的横向的围栏12,该吊笼的顶面和朝向脱湿器芯体侧为敞口;
四个卡扣2,它们两个一组地分别设置在吊笼1顶部两侧的围栏12上;
两个悬挂绳3,每个悬挂绳3的两端连接一组卡扣2,其中部共同悬挂在一个吊钩4上;所述悬挂绳3由固定长度的钢丝绳31和可自由调节长度的手拉葫芦32组成,利用倒链32自由调整长度,保证整个框架平衡。
一导轨机构5,由角钢制作而成,它设置在吊笼底部型钢支撑上,以使芯体更换过程中能在轨道上滑移,起导向作用。
一工作平台6,它包括设置在吊笼1的底部型钢支撑和支撑上铺设的绑扎牢靠的木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类的搜索处理
- 下一篇:放电灯的点燃能量的分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