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7100.5 | 申请日: | 200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韩庆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孙 健 |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冲洗 多功能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封引流系统是临床上排除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保持引流通畅和维持胸腔内清洁是保证充分引流和有效治疗的关键,此外,准确判断引流物性质更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证据。由于引流管直径和侧孔大小有限,易被血凝块、脓液及其他浓稠引流液堵塞,故临床上,医护人员常需用双手挤压引流管,以期保持其通畅,但由于引流管直径较小,挤压体积有限,挤压形变严重不足,冲击和抽吸的力量很难达到要求,所以难以保证充分引流,这对疾病的治疗是极其不利的,有时甚至会造成心包填塞等致命性的不良后果。此外,现有的引流系统,引流管直接与水封瓶连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难以进行引流物取样化验,更不能进行胸腔内冲洗消毒,对有些疾病的治疗和引流物性质的判断极为不利,有时甚至造成损害巨大的不良后果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副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之主引流管(1)中下部带有副引流管(2),末端带有挤压球囊(6),而副引流管(2)中部带有启闭开关(3),且其末端带有注射器连接器(4)和密封塞(5)。
有益效果:
主引流管末端的挤压球囊增加了挤压体积,提高了挤压效率;副引流管的启闭开关可自由开启,操作方便,末端的注射器连接器可外接注射器,用于冲洗消毒、清除堵塞物和取样化验,密封塞可保证系统密闭,防止外源性污染,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由主引流管(1)完成引流,而副引流管(2)的启闭开关(3)处于关闭状态。当主引流管(1)前端(胸内段)发生堵塞时(多为血凝块、脓液及其他浓稠引流液堵塞主引流管头端或侧孔),首先挤压主引流管末端的挤压球囊(6),由于挤压体积较大,挤压形变较剧,一般堵塞都可解除,如果挤压末端球囊不能解除前端堵塞,则在副引流管(2)和末端球囊(6)之间夹闭主引流管(1),打开副引流管末端密封塞(5),在注射器连接器(4)上连接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打开副引流管(2)启闭开关(3),向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将主引流管(1)前端堵塞物冲开,解除堵塞;如果胸腔内发生感染,则可以通过副引流管(2)向胸腔内注射消毒液,进行胸腔内冲洗消毒;此外,如果欲鉴定引流物性质,则可以通过副引流管(2)取样,进行化验,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证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跑步机结构
- 下一篇:易挤压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