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太网络供电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6578.6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洧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 网络 供电 设备 | ||
1.一种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交流/直流转换器;
一备用电池模块,连接该交流/直流转换器;
一以太网络供电模块;以及
一介面电路,连接在该备用电池模块与该以太网络供电模块之间,
其中,该介面电路在当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电源断电时,使该备用电池模块因接收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一第一控制信号而开始供电,并当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电源恢复供电时,使该备用电池模块因接收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一第二控制信号而停止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压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压反馈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介面电路包括由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及一开关晶体管连接成的一第一支路,该开关晶体管连接在该备用电池模块与一直流输出端之间,该控制信号藉由该第一晶体管及该第二晶体管来控制该开关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经由该第二晶体管的二导通端接地,该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经由该第一晶体管的二导通端接地且经由一限流电阻连接至该备用电池模块,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接收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与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该开关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介面电路包括由一第三晶体管、一第四晶体管、一第五晶体管及一光耦元件连接成的一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在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电源断电后再次供电时产生一软启动信号以启动该以太网络供电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模块的软启动控制端经由该第五晶体管的二导通端以及该光耦元件内之晶体管的二导通端接地;该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依次经由一偏置电阻及该第四晶体管的二导通端接地,且经由一电容接地;该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依次经由一充电电阻及一充电电容接地,且经由该充电电阻连接至该备用电池模块;该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经由该第三晶体管的二导通端接地,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第四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以太网络供电模块与该交流/直流转换器以及备用电池模块为整合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65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式输送机弹簧钢珠压紧式滑动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红外线嵌入式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