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5816.1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婕琛;周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22;F21V8/00;F21V7/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显示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CRT显示器正在逐渐地被平板显示器所取代,其中最常见的平板显示器就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它具有功耗低、重量轻、驱动电压小等优点。
液晶显示器(LCD)是利用加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来显示图像。通常,一个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偏光片、TFT(薄膜晶体管)下基板和CF(彩色滤光板)上基板以及夹在两块基板间的液晶盒。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需要由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背光模组通常由导光板(LGP)、光源、扩散板、各种光学膜片组成。根源光源位置的不同,目前背光模组一般分为直下式和侧边入光方式。在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中,通常采用冷阴极灯管为光源。图1是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按照自上向下的顺序,一个背光模组是包括上扩散片1,棱镜片2,下扩散片3,导光板4和反射器5,导光板4的一侧放置有灯管6以及灯罩反射片7。其中,反射器5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放置在灯管旁边的灯罩反射片7的主要功能在于:反射从灯管6发出的光线,使其可以进入导光板4或扩散片。常见的灯罩反射片有金属表面层反射片和透过型反射片两种。
对于金属表面层反射片,其工作机理是在基材上涂覆一层金属膜来实现反射,如图2所示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在基底22上附着一层金属膜21。为了有效的利用光源,我们需要采用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反射膜,比如:金(Au),银(Ag),铝(Al)和铜Cu)等材料。但是不论采用何种金属,由于其物理本质,使得当光入射到金属表面时,都会存在一个“穿透深度”问题,使得光的反射率低于1;并且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其反射率也不同,如图3所示;除此之外,金属对短波长的反射光有较大的吸收作用,这对于采用RGB三原色方式来实现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容易产生色偏现象,影响了显示器的图像质量。
对于透过型反射片,它的工作机理是依靠基材中的白色反射体来实现反射,如图4所示是其结构示意图,在基材42内分布着一些反射体材料41。但由于反射板材料的厚度和反射率有关,因此在实际中假如要得到较高反射率的材料,可能就要求整个材料的厚度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提高对光的反射率和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引导光线传输方向,使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射出;
灯管,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灯罩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周围;
反射器,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下方;
其中,所述灯罩反射片为光子晶体反射片。
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子晶体反射片为两种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交替排列形成的一维光子晶体。
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子晶体反射片为一层或多层光子晶体膜结构,其厚度为光波长量级。
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子晶体反射片的反射率近似等于1。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光子晶体反射片,大大提高了对光的反射率和利用率。采用多层光子晶体膜的结构的灯罩反射片对可见光波段的光的反射率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像金属膜反射片那样,由于反射率不同而引起的色偏现象,基本消除了色偏,改善了液晶显示器的画质。此外,由于光子晶体薄膜厚度很小,采用光子晶体反射片的背光模组的尺寸更紧凑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金属表面层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金属表面层反射片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率变化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透过型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维光子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上扩散片 2 棱镜片 3 下扩散片
4 导光板 5 反射器 6 灯管
7 灯罩反射片 21 金属膜 22 基底
41 反射体材料 42 基材 61 第一介质
62 第二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灯的灯源散热模组及其散热片
- 下一篇:容积式单阀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