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一体化高频头的控制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5626.X | 申请日: | 200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6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雅利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52 | 分类号: | H04N5/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1417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有线电视 地面 电视 一体化 高频头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有线电视(DVB-C)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一体化高频头,尤其涉及该高频头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兼容数字有线电视(DVB-C)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一体化高频头,数字有线电视(DVB-C)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分别用不同的DVB-C高频头和DMB-TH高频头来解决。这就造成同一个接收机只能用于DVB-C或DMB-TH,而不能同时接收数字有线电视(DVB-C)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节目。
其中的技术问题主要有3个:
第一.如何在数字有线电视(DVB-C)信号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信号之间进行方便切换;
第二.由于数字有线电视(DVB-C)信号幅度变化小而数字地面电视(DMB-TH)信号幅度变化非常大,因此DVB-C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特性与DMB-TH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特性不一样,难于兼容;
第三.由于数字有线电视(DVB-C)64QAM信号符号率为6.98Mbaud时码率达到41.34,因此对高频头的相位噪声性能要求更高,对信号增益要求相对低;而数字地面电视(DMB-TH),它对信号增益要求高,这就使高频头的信号增益及相位噪声性设计很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一体化高频头的控制电路,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数字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信号连接的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射频切换器的第1脚;数字地面电视数字射频切换器电视信号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另一端连接射频切换器的第3脚,射频切换器第6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5V与0V切换;射频切换器的第4脚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5V与0V切换;射频切换器的第5脚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和第二电感,第五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四电感,第四电感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七电阻和第六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数字电视信号从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六电阻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一个接收机可同时接收数字有线电视(DVB-C)和数字地面电视(DMB-TH)节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数字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信号连接的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射频切换器的第1脚;数字地面电视数字电视信号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射频切换器的第3脚,射频切换器第6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与0V切换;射频切换器的第4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5V与0V切换;射频切换器的第5脚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4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感L2,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L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四电感L4,第四电感L4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容C6,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数字电视信号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阻R6接地;
所述的射频切换器是SKYWORKS公司的AS197。
在上述的电路中元器件的具体数值见图1,这些元件电容,电阻和电感的数值必须根据PCB的参数(PCB板厚1mm,介电常数=4.5,铜箔厚度=1OZ,二层板)和PCB的走线宽度和长度做±30%范围内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雅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雅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晶体谐振器用陶瓷基座
- 下一篇:双球关节精密微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