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适应微型USB接口接入设备装置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5595.8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适应 微型 usb 接口 接入 设备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适应微型USB接口接入设备装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两种方式能够实现多种外设的输入,第一种方式是不采用微型USB接口,而采用一些非通用的接口,比如18管脚连接器、20管脚连接器等,采用这种多管脚的方式来分别定义外设的USB、UART、Audio接口。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微型USB接口,通过外加模拟开关和控制电路方式来实现USB和UART的切换,同时要支持Audio接口输入输出,还必须另加一个专用的Audio接口电路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一种设计方式的缺陷:1、由于多管脚连接器的体积较大,限制了结构和外观造型的设计;2、由于分别连接,在PCB上多出来很多外接线,增加了ESD的导入路径,不利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3、多管脚连接器标准不统一,每个连接器的定制都会带来成本的压力;4、由于标准的不统一,也给客户带来换购的困难。
第二种设计方式的缺陷:1、增加了外部接口器件,不利于结构外观的可靠性,也不利于PCB的可靠性(比如增加了ESD的导入路径),同时也会限制结构和外观造型的设计;2、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增加了主板器件,不但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可靠性。
另外假设客户提出需求,外部接口只能采用微型USB接口的终端。那么,要求终端同时支持USB、UART、Audio设备的输入,将会带来设计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自适应微型USB接口接入设备装置的移动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路上使用微型USB接口可以支持USB设备、UART设备、Audio设备的输入,并能实现自动识别外设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自适应微型USB接口接入设备装置的移动终端设计,包括微型USB接口、USB模块、UART模块、Audio模块、自适应电路模块和基带主芯片,所述的自适应电路模块是指可以自动识别USB设备、UART设备和Audio设备的接入,特别是支持了Audio外设。其特点在于,所有的输入接口只有一个微型USB,该微型USB接口通过一个能自适应模块与USB模块、UART模块、AUDIO模块相连,该自适应电路模块能够自动识别通过微型USB接口接入装置的特征阻抗来分辨是USB设备、UART设备、Audio设备的其中之一,并切换到终端的对应模块。并且产生识别信息,通过控制接口将控制信号传输给基带主芯片。
进一步地,上述自适应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所述的控制接口为I2C接口。其识别信息通过该I2C接口告知基带主芯片。
进一步地,上述自适应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所述的自动识别模块是一个通过微型USB的DP和DM接口之间的特征阻抗来判断是USB设备、UART设备、Audio设备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上述自适应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所述的自适应电路模块为具备阻抗检测的单刀三掷模拟开关。
进一步地,上述自适应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所述的自适应电路模块可以识别USB设备、UART设备和Audio设备,特别是支持了Audio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自动识别切换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Audio模块为立体声耳机输入输出接口模块。所述的Audio设备指立体声耳机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自适应电路还可以有以下特点:所述微型USB接口电路对应外部设备的配置方式的定义,如图3:微型USB接口的DM信号对应UART接口的UART TX信号,微型USB接口的DP信号对应UARTA接口的UARTRX信号;微型USB接口的DM信号对应USB接口的USB DM信号,微型USB接口的DP信号对应USB接口的USB DP信号,微型USB接口的ID信号对应USB接口的USBID信号;微型USB接口的DM信号对应立体声耳机接口的AUDIO_L信号,微型USB接口的DP信号对应立体声耳机接口的AUDIO_R信号,微型USB接口的ID信号对应立体声耳机接口的MIC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庭用电监控管理装置
- 下一篇:小型装载机挖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