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4025.7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伍小平;杨兴富;高健;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 蘅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公共 通信 网络 体积 混凝土 温度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监测,尤其涉及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状况进行监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多通过线缆的方式传输,部分采用射频技术传输。上述方式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数据的传输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线缆传输方式,施工现场条件复杂,模板、脚手管、钢筋吊装堆放等,经常会把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数据传输线缆扯断或砸断等,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实施过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经常会使测温工作中断,需要现场人员寻找问题所在并重新接线,会导致测温过程中数据采集不全面,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升温和降温阶段实时监测,并增加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采用线缆传输方式,一般须在现场附近布置监测室,太远则由于能量的衰减导致数据的缺失,太近则可能现场条件不允许。
(2)无线射频传输方式,虽能解决电缆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在大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马上进入搭设脚手管的上部施工相关工作,往往会影响数据的传输。高层建筑的大底板埋设较深,基坑开挖较深,监控室设在活动板房内,数据传输距离有限,距离过大会导致数据传输有缺失。另外,不能进行不限距离的长距离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长距离、异地监测,监测具有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和数据控制中心,采集模块和数据控制中心通过公共通信网络相互通信,所述采集模块自动采集或接收来自数据控制中心的采集指令后采集大体积混凝土各点的温度,并将该数据整理、封包并发往数据控制中心,数据控制中心对采集模块发出控制指令,且接收来自采集模块的温度数据,并对该数据封包、处理、储存及输出。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温度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封包和发送。
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一处理器和分别与其连接的一存储器、一电源装置和若干由数个温度传感器接入的温度传感器测试电缆,所述处理器控制各个温度传感器并且接收其数据,所述处理器存入和读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设有现场总线接口。
所述处理器还与一时间管理装置相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测试电缆相互间并联式连接于处理器,且每根温度传感器测试电缆上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都是并联的。
所述电源装置采用锂电池。
所述数据控制中心为一电脑主机,其上装有控制软件。
所述数据控制中心设置在Inernet互联网中,所述采集模块和数据控制中心通过GPRS网络及Inernet互联网相互通信。
所述采集模块通过短信平台与数据控制中心相互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克服了以往采用电缆线传输的方式和通过射频技术无线传输的方式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缺陷,实现长距离、异地无线监测,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灵活性的优点,用户可以在异地方便地监控现场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集模块的结构方框图;
图中:1-采集模块,11-温度采集单元,111-处理器,112-存储器,113-温度传感器测试电缆,114-时间管理装置,115-电源装置,116-现场总线接口,12-无线数据传输单元,2-数据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清楚、完整地说明:
如图1和2所示:这种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和数据控制中心2。本实施例中公共通信网络采用GPRS及Internet网络平台。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的GSM移动通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述采集模块1和数据控制中心2通过GPRS网络相互通信,所述采集模块1自动采集或接收来自数据控制中心2的采集指令后采集大体积混凝土各点的温度,并将该数据整理、封包并发往数据控制中心2,数据控制中心2对采集模块1发出控制指令,且接收来自采集模块1的温度数据,并对该数据封包、处理、储存及输出。所述数据控制中心2为一电脑主机或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