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锚型树木地下支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3917.5 | 申请日: | 200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 |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 明 |
| 地址: | 20033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地下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地锚型树木地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固树木一般都采用在树木树干部使用支撑的施工方法,即在树木的树干部安装支柱,将该支柱打入地中支撑树木。
由于利用上述支柱或铁丝拉桩的任何一个支撑树干进行施工方法中,作为支撑部分的支柱或铁丝、钢丝拉桩必然地裸露在地面外,其结果显著地有损于外观。
中国专利号98120128公开了一种支撑树木的方法及根盆载置用具,其需要根据不同直径的树木树根部的大小做相应的载置用具,因而无法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树木树根部,使用不方便;并且,树木种植后无法再实施地下支撑;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锚型树木地下支撑装置,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树木树根部,灵活调节,不管在树木种植前还是在树木种植后都可以使用;而且能以稳定状态支撑树木,使树木不倒,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并且有美观树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地锚型树木地下支撑装置,其包括:上部固定绑带,套设于树木土球上部,并由连接件或收紧件连接;至少三个固定地锚,该固定地锚为螺旋式结构;至少三根连接绑带,分别对应固定地锚,其一端连接固定地锚,另一端与连接件或收紧件连接,连接件或收紧件与上部固定绑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地锚包括一可供旋转工具插入实施钻入土壤中的支撑管及围绕支撑管成螺旋式设置的鳍片。
所述的固定地锚支撑管上设一可供连接绑带连接固定的钩部。
所述的支撑管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的支撑管为方管结构。
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紧件为一个可手动的收紧器。
另外,所述的连接件或收紧件为可供连接绑带穿设的呈目字型结构。
所述的连接件或收紧件沿长度方向呈带一定弧度的弯曲结构。
所述的旋转工具为丁字型结构。
再有,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土球保护垫,其设置于所述的连接件,或收紧件,或连接绑带与树木土球之间。
在地面上按树木土球大小挖掘树穴,再根据树木土球大小先安装螺旋式结构的固定地锚,将树木土球放入树穴内各固定地锚中间,用上部固定绑带套设于树木土球上部,并由连接件或收紧件连接;一端连接固定地锚的连接绑带通过连接件或收紧件与上部固定绑带连接并收紧;最后用土掩埋树木土球及树穴。因此,不需要象现在支撑树干施工方法那样的支柱,且在支撑施工所需的材料几乎都埋设在地下,由此,其支撑施工的状态不象现在那样披露在外部,树木外观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式结构的固定地锚配合绑带及收紧件,从而实现对树根部的稳定支撑,使树木不倒,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便于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而且,树木外观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地锚树木地下支撑装置,其包括:固定绑带1,套设于树木6土球上部,并由连接件或收紧件4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或收紧件与树木土球之间还设有垫片7;三个固定地锚2,其为螺旋式结构;三根连接绑带3,分别对应固定地锚2,其一端连接固定地锚2,另一端与连接件或收紧件4连接,连接件或收紧件4与上部固定绑带1连接。
所述的固定地锚2包括一可供旋转工具插入实施钻入土壤中的支撑管21及围绕支撑管21成螺旋式设置的鳍片22。
所述的固定地锚支撑管21上设一可供连接绑带3连接固定的钩部211;支撑管21下端为锥形结构。该支撑管为方管结构,所述的旋转工具为丁字型结构,配合实施旋转转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式结构的固定地锚2转入树穴5内,配合上部固定绑带1、连接绑带3绑带及收紧件4,从而实现对树根部的稳定支撑,使树木不倒,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便于抗击台风等自然灾害。
参见图3a、图3b,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紧件4为可供连接绑带3穿设的呈目字型结构,且其沿长度方向呈带一定弧度的弯曲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紧件4还可以为一个可手动的收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未经李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色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及解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