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负压痔上黏膜错位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3775.2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2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明;陈彦琪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负压痔上 黏膜 错位 吻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医学临床中治疗痔疮、直肠黏膜脱垂的一种自动负压吸引痔上黏膜错位环切器械。
技术背景
1975年,Thomson提出了“肛垫”学说,推动了人们对痔的重新认识,也带动了痔的治疗方法的变革,尽可能保护肛垫功能已形成共识。在治疗痔的众多方法中,PPH手术最具革命性。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PPH吻合器存在的缺陷:1.手术中固定的肛管镜需要用针线缝合固定,对人体有创伤;2.操作中需要1—2次对直肠黏膜的缝合,操作有难度,费时,缝合时不同医生操作差异较大,误差较大,方法不能规范统一。3.环切后环状吻合线后遗留环状狭窄环,导致大便变细,甚至排便障碍。
发明内容
针对对当前PPH器械的缺陷,研制设计一种自动负压的痔上黏膜错位吻合器。其原理为:在吻合器头板和环切刀及钉合针之间设置头板杆上负压孔装置;设置前后错位负压槽和错位刀、针;设置弹力和压力两种推进器。利用负压把痔上黏膜组织吸入吻合器头板和环切刀和钉合针之间及错位负压槽内,代替现有手工荷包缝合的办法。在通过调节拉近之间距离后,进行钉合和切除同步手术。适用于痔疮的微创性手术治疗。不仅人工模拟再造直肠瓣膜,而且避免了一个环面吻合环后遗狭窄环。弥补原吻合器的多种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吻合器示意图。
图2:是吻合器头板、负压杆及内抽压口的示意图。
图3:是错位吻合针、环状刀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一截面错位吻合针、环状刀图。
图5:是第二错位截面吻合针、环状刀图。
图6:错位开关示意图。
在图1∶1是吻合器头板侧面图.2.是错位环吻合针示意图。3.错位环刀示意图.4.是推动器示意图。5.吻合器体示意图。6.强力弹簧图。7.是吻合器头板和负压杆及内抽压口(2处)的示意图。8.是组合刀、针示意面图.9.10.错位开关。11正气压连接孔。12.负压力连接孔示意图。13.调节螺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在适配肛门镜下或直接把吻合器头板(1)根据病理情况放入到痔上黏膜适当位置处,用负压器(电动或手动吸引器)连接吻合头板、杆的负压外出口(12);当定量负压把痔上黏膜组织吸入前后两个错位槽内(大小根据病情可以事先设定);上紧调节螺母(13)使错位环吻合针(2)错位环状刀(3)贴近吻合器头板(1)垫板。用手打开错位开关(9),在强力弹簧或正相气压作用下,推动器向前推进使吻合针(2)环状刀(3)同步完成错位切割和钉合任务。治疗完毕减去负压取出器械即脱离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明;陈彦琪,未经陈少明;陈彦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叉血管一体化V型支架
- 下一篇:防风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