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中的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3335.7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达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铝箔 复合 印刷机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尤其涉及该机中的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是一种用于铝箔印刷和铝箔与纸张复合、印刷为一体的复合印刷机器。功能:铝箔单色印刷和铝箔与纸张复合、单色印刷。
由图1可见: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一般由机架8、铝纸放卷装置1、上胶装置2、印刷装置3、供墨装置4、烘干装置5、主传动牵引装置6、收卷装置7、控制系统(图中未示)等组成。
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基本工作原理:
1.铝箔、纸放卷装置:安装铝箔、纸卷同时放卷支架;
2.上胶复合装置:铝箔背面上胶与纸复合;
3.印刷装置:将铝箔与纸复合好后在铝箔面上印刷。
4.供墨装置:为印刷装置提供油墨并使油墨循环。
5.烘干装置:为复合胶水、印刷的油墨烘干。
6.主传动牵引装置:机器传动,产品传动牵引动力。
7.收卷装置:复合印刷烘干的产品卷状收纳。
供墨装置是印刷机的供墨系统,是印刷机必需的辅助设备,是保证印刷供墨、供量和循环、过滤的必要设备。
由图2可见:现有技术中由于供墨装置采用的是:所配备的供墨泵采用直入式三相电机供墨泵。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在实际生产使用中会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缺陷;由于供墨泵直接放入具有易燃溶剂的油墨中工作,而电机长期使用会导致老化,发热,电线接触不良等因素,会直接引起燃烧的危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第二,供墨量小,油墨循环能力差,当油墨粘度较高时,供墨量会更小或供不上,影响印刷质量和机器的正常使用;第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差,不能控制和调节油墨的流量;操作不方便,清洗泵内油墨非常困难,易造成油墨残留、干结。图中:直入式三相电机供墨泵41、电线电缆42、三相电机43、油墨输出管44、油墨回流管45、回流存墨盘46。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中的供墨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连接回流存墨盘和油墨输出管的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气动隔膜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彻底解决了因油墨吸泵可能产生燃烧的不安全隐患;同时改善了供墨流量,解决了因油墨粘度高供墨量不足的问题,解决了泵内油墨清洗的问题和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速铝箔复合印刷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供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连接回流存墨盘60和油墨输出管100的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气动隔膜泵50;
在所述的本体和油墨输出管100之间还依次连接一个流量缓冲囊80和流量控制阀90。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动隔膜泵是上海华工水泵厂生产的、型号是QBY-15气动隔膜泵。
该气动隔膜泵的性能:
泵体、隔膜具有耐酸、耐碱、耐溶剂;
吸程高度7米,扬程70米,出口压力≥6公斤力/厘米平方;
扬程、流量可通过气阀开度实现无级调节(气压调节1-7公斤力/厘米平方之间);
最高流量(清水)7公斤力/厘米平方;2.5立方/小时;扬程70米;
可输送粘度较高的液体(粘度在1万厘泊以下);
驱动能源为气源;使用气压范围1—7公斤力/厘米平方;长时间使用不发热。
该气动隔膜泵装置的组成:
QBY-15气动隔膜泵:主体件;
泵架:固定气泵,固定部件;
气压表:观察气压;
气压调节阀:控制气压,控制流量;
气阀:开关;
流量缓冲囊:稳定液流平稳;
流量阀:控制油墨流量;
吸入管:存墨吸进泵体;
输出管:输出泵体注入印刷盘;
进气管: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中:油墨吸入管70):
1.开通气源(图中10);
2.气压阀调节到适当的气压(一般使用为4~6公斤力/厘米平方)(图中20、30);
3.打开气阀开关(图中40);
4.气源经过泵体,吸泵开始工作(图中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达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达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