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2758.7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琪 |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 地址: | 200137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帮助车辆在无法行使的情况下进行推进的车辆万向助力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电动车等具有自主动力的交通工具,使得我们的出行变得非常的方便。这种交通工具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当这些交通工具的自主动力失去作用时,整个车辆便不能够移动,车辆将成为一种负担。
例如电动自行车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广泛使用的快捷、节能、环保、经济的交通工具。该车辆由于自身加电瓶整个重量将达到几十公斤,在行使途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轮胎被钉子、石子、玻璃等坚硬之物扎破,这时既不能推、扛、抬。如果硬推的话就会严重损坏车圈及将内、外胎进一步损坏,从而增加维修成本。当车辆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坏掉时,这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远离维修站,这给上下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车辆损坏后,在续行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当车辆不能够行使时,能够提供具有一定续行能力的装置,即提供一种助力推进装置,利用这种装置能够提供车辆一定的续行能力以到达维修站或目的地,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使用者的时间、维修成本和体力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车,该车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能够帮助车辆续行的万向助推装置。
该万向助推装置设置在车辆的车轴上,其主要由支架和万向轮组成,该支架的一端固定或可拆卸的设置于车轴上,另一端设有一方便移动的万向轮。
所述支架可由固定支架和转动支架组成,该固定支架的一端与车轴铰接,同时设有限制固定支架转动方向的限位机构I,该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转动支架的一端铰接,且设有限制转动支架转动方向限位结构II,转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或可拆卸的设置一万向轮。
所述固定支架与连接有万向轮的转动支架连接后的总长度大于车辆车轮的半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车辆轮胎损坏,无法推动行驶时提供一种助推装置使车轮的轮胎和车圈不直接接触地面就能轻松的直接推行至目的地或维修站,大大节约人们的时间、体力以及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实用性广,终身受用,市场前景乐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助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助动车辆,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在后轮胎意外损坏时不能够进行推行的问题,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基于的原理就是当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胎意外损坏时,在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胎的两侧设置能够帮助车辆推行的装置,即一种助推装置(如图1所示)。
该装置安置在后轮的车轴上,其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固定支架1、转动支架2以及万向轮3,该固定支架1与车轴之间可采用固定连接或拆卸连接,若为固定连接时在固定支架1上设有与车轴相吻合的开孔,通过该开空安置在车轴上,在通过螺母固定。为了防止固定支架1绕车轴转动,可在两者之间设定一限位机构(现有技术不加以赘述)用于限定固定支架的位置。
图1所示的为可拆卸连接,其主要是在连接端设有一U形开口5,该开口的大小正好能够容车轴卡入,由于其卡在车轴上很容易使装置转动,为了防止转动,在连接端的侧边上设有一限位块6,该限位块6能够使固定支架1卡在车架后叉上阻止固定支架1绕车轴转动;固定支架1的另一端4铰接一转动支架2,并设置一限位机构,如图所示,即在侧面上设有一限位块7,该限位块7能够限制转动支架2与固定支架1在同一直线上,限制其向后进一步转动。
转动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一万向轮3,它们之间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为方便使用,图上显示结构为可拆卸连接,它们之间通过螺母8和螺栓9进行螺接。为了能够达到助推的效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助推装置在安置在车轴上,伸直的总长度要大于后车轮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琪,未经张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刹车倒车感应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座椅的锁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