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提式连续砂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571.7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6 | 分类号: | B01D24/16;B01D24/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319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提式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提式连续砂滤装置,用于在过滤废水的同时,实现滤砂的循环利用,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砂滤装置是将悬浮颗粒和絮状物体在液体中过滤去除的装置。常规的砂滤设备由于截留了一定量的悬浮物后,必须进行滤砂清洗,即所谓的滤砂反冲洗。由于这种冲洗是在停止过滤的条件下进行,它会影响到过滤运行的连续性和降低运行效率,同时反冲洗会增加冲洗设备,提高能耗,影响到运行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使用,运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低pH值水质条件的砂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气提式连续砂滤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的上半部分至底部填充有砂床,在砂床的中部设有供水管,在壳体顶端外侧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砂床外并连接洗砂器,在洗砂器上固定有洗砂水排出管的一端,洗砂水排出管的另一端设于壳体外,在供水管的外侧连通设有进水管的一端,进水管的另一端设于壳体外,在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在供水管和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中间设有气提管,气提管的末端设于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外,气提管的顶端连接洗砂器,其中,气提管为双层夹层管,其末端的外壁与内壁之间密封,并且在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孔。
进一步,在所述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上方并所述供水管的外侧设有曝气分配器。
通过进水管流入的废水中的悬浮物或絮状体进过砂床中滤砂的截留,使得水质变清,通过出水管达标排放。气提管在设备的下部将连续流动的滤砂从底部提升至设备上部的洗砂器,通过可调节的反冲洗水位在洗砂器“迷宫”中清洗,洗清的滤砂通过重力连续不断自然流入砂床,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优点:1、能提供连续过滤处理,2、配备曝气分配器可用于消化处理,3、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能应用于低pH值水质条件场合,4、使用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使得配水器和布砂罩一体化,方便制作和运输,解决了配水器的支撑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提式连续砂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气提管末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提式连续砂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进水管1、供水管2、砂床4、出水管5、气提管8、洗砂水排出管9、洗砂器10、曝气分配器13、壳体15以及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16。
其中,在壳体15内的上半部分至底部填充有砂床4,在砂床4的中部设有供水管2,在壳体15顶端外侧设有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供水管2的一端延伸至砂床4外并连接洗砂器10,在洗砂器10上固定有洗砂水排出管9的一端,洗砂水排出管9的另一端设于壳体15外,在供水管2的外侧连通设有进水管1的一端,进水管1的另一端设于壳体15外,在供水管2的另一端设有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16,在供水管2和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16中间设有气提管8,气提管8的末端设于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16外,气提管8的顶端连接洗砂器10,
其中,气提管8为双层夹层管,其末端的外壁20与内壁19之间密封,并且在内壁19上设有4个开孔18。
进一步,在所述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16上方并所述供水管2的外侧设有曝气分配器13。所述气提管8为双层夹层管。在进水配水器3上设置曝气分配器13,可用于砂滤消化工艺。
如图2所示为高密度聚乙烯配水及布砂装置的结构图,由中间穿孔的中心盘17、配水器3以及布砂罩12组成。
其中,在中间穿孔的中心盘17的四周间隔均匀得设有8个配水器3,在配水器3上设有支撑板14,在配水器3及支撑板14上设有布砂罩12。
进一步,所述配水器3的个数与所述曝气分配器13的个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