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545.4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幼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外汽车模拟驾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5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 模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属于汽车驾驶模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模拟汽车驾驶动作,获得实车驾驶感觉的仿真设备,其作为汽车驾驶培训工具在发达国家早已普遍运用。我国也正式规定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必须装备汽车驾驶模拟器。
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能根据驾驶者输入的加速、刹车、转向等信号,将车辆的响应动作通过视频和音频设备反馈给驾驶者,但对于能促进沉浸感的触觉反馈(力反馈),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驾驶模拟器都无法有效模拟,尤其由汽车制动惯性产生的身体前倾和自动回位的体感模拟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影响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实车驾驶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以解决真车制动惯性产生的身体前倾和自动回位的体感模拟问题,进一步提高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实车驾驶感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包括座椅、固定底板、固定底座和顶力执行机构,所述座椅与固定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底板与固定底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顶力执行机构设在固定底座内,其中的运动轴顶端与固定底板的底部平面接触,其执行力的控制部分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顶力执行机构为带减速器的直线往复运动电动机或常规液压传动结构或常规气压传动结构。
所述转轴的安装位置与座椅前端的距离以座椅长度的0.2~0.4倍最好。
所述顶力执行机构的运动轴与座椅后端的距离以座椅长度的0.2~0.4倍最好。
所述固定底板与固定底座之间还可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座椅后端的固定底板和固定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可实现真车制动惯性产生的身体前倾和自动回位的体感模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实车驾驶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座椅;2.固定底板;3.固定底座;4.顶力执行机构;5.转轴;6.运动轴;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包括座椅1、固定底板2、固定底座3和顶力执行机构4,座椅1与固定底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底板2与固定底座3通过转轴5活动连接,顶力执行机构4设在固定底座3内,其中的运动轴6顶端与固定底板2的底部平面接触,其执行力的控制部分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顶力执行机构4为带减速器的直线往复运动电动机或常规液压传动结构或常规气压传动结构。
所述转轴5的安装位置与座椅1前端的距离以座椅长度的0.2~0.4倍最好。
所述顶力执行机构4的运动轴6与座椅1后端的距离以座椅长度的0.2~0.4倍最好。
如图2所示:当驾驶入员操作制动动作时,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中央处理器立即将执行顶力的命令输出给顶力执行机构4的执行力的控制部分,顶力执行机构4的运动轴6即可顶起固定底板2,使座椅1的后端被顶起,从而实现驾驶人员的身体发生前倾;当驾驶人员将身体复位后,其自身体重就能给顶力执行机构4的运动轴6一个压力,使运动轴6回复到原位,因而可实现自动回位模拟。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体感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固定底板2与固定底座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座椅1后端的固定底板2和固定底座3上,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4所示:在固定底板2与固定底座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可避免体重轻的驾驶人员不能依靠自身体重给予顶力执行机构4的运动轴6一个足够的压力,使运动轴6能立即回复到原位的缺陷,复位弹簧7可保证任何体重的驾驶人员真切的体会到汽车制动惯性产生的身体前倾和自动回位的体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外汽车模拟驾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外汽车模拟驾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KStore数据结构的多流实时数据仿真
- 下一篇:工厂的运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