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空压机油气桶初分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475.2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1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宝华;陈鹏高;周文广;王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机油 气桶初 分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空压机,尤其涉及该螺杆空压机油气桶初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由图1和图2可见:传统螺杆空压机油气桶初分离结构,采用径向进气方式,进气口2布置在油气桶1桶身中部,沉降距离短。气流撞击油气桶内壁,为机械碰撞分离方法,将油滴初分离出来,初分离效果比较差,二次回油达到5000-10000PPM左右,对油分滤芯的要求比较高,加大了整机成本,整机供气含油量一般达到5PPM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螺杆空压机油气桶初分离结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油气桶;还包括:一个安置在油气桶上部的切向进气口;一个安置在油气桶内的旋风桶;所述旋风桶的上端与进气口相接;在油气桶的筒壁内裙部安置一个档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初分离效果好,二次回油降低到500-3000PPM左右,从而降低了对油分滤芯的要求,降低整机成本,整机供气含油量可达到小于3PPM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螺杆空压机油分初分离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油气桶1;还包括:一个安置在油气桶1上部的切向进气口20;一个安置在油气桶1内的旋风桶10;所述旋风桶10的上端与进气口20相接;在油气桶1的筒壁内裙部安置一个档油板30;
所述旋风桶10的旋风分离速度在12m/s-18m/s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切向进气方式,且进气口设在桶的上部,使得沉降距离长。在油气桶内部设计有旋分桶,旋分桶和油气桶法兰焊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能确保气流以最佳旋风速度分离,油滴随同气流在重力和切向惯性力作用下螺旋沉降,控制沉降速度小于1m/s,延长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果。设计时筒壁内裙部增加档油板,有效减少了油面在气流吹动下旋起的高度,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气流流经时将油带出。
根据测试经验,这种初分离结构,初分离效果比较好,二次回油降低到500-3000PPM左右,从而降低了对油分滤芯的要求,降低整机成本,整机供气含油量可达到小于3PPM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