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错流反应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136.4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祁;任翱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王环保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错流 反应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澄清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给水处理、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对于旧池改照,无需改变池型及更换现有设备,可以成倍地提高处理水量的微错流反应澄清池。
背景技术
澄清池中的混凝沉淀处理是目前给水处理、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的核心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处理主要包含混合、絮凝、沉淀三个工艺流程,它承担着水处理中95%以上的负荷。
但是,传统的澄清池存在着以下问题:
1、混凝沉淀处理分为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这种工艺处理方式存在着能量利用效率低,脱稳胶粒的碰撞机率小等问题;
2、经混凝沉淀处理的絮凝反应完全的絮体随着水流进入沉淀区时,因现有澄清池的配水方式不理想,造成了絮体在流动过程中的破碎,引起絮体松散和质量小的现象,同时矾花聚积在斜板表面,难以沉淀;
3、现有的澄清池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时,由于水中絮粒较少,难以碰撞形成大的颗粒而实现沉淀。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混凝沉淀处理的澄清池,弥补现有的澄清池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错流反应澄清池,能有效弥补现有的澄清池的不足,结构合理,建设成本低,适用于给水处理、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集立体接触絮凝、吸附澄清、密集型高效沉淀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错流反应澄清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反应区、配水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为阶梯式反应区,在所述反应区内设有用于增加水流紊动,产生微小旋窝的微涡流反应器,污水经反应区反应后依次流入配水区和沉淀区。
所述反应区与所述池体连为一体,所述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呈梯形状,使水在反应区的流速是由快逐步变慢。
在所述反应区设有穿孔管式冲洗装置,当进入反应区的水的悬浮物浓度过高或长时间运行产生堵塞时,通过所述穿孔管式冲洗装置的作用消除其影响。
为了使絮凝反应完全的絮体在进入沉淀区时形成的絮体不致被打碎,在所述反应区的出口处设有缓冲整流板,通过配水整流板连接配水区,使絮体均匀地进入所述配水区。
为了提高所述沉淀区的沉淀效率,在所述的沉淀区中设置有带波峰波谷的斜板,在所述斜板上设有若干孔洞,水和污泥在沉淀区内呈逆向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在所述斜板间上行的过程中逐渐下降于斜板上,并向斜板上的波谷部分汇集下滑,水则沿着斜板向上与污泥隔开,避免了污泥流经斜板时被水流重新挟卷带入斜板内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
在所述沉淀区中沉淀的污泥通过管路循环至反应区的进水端,以保证反应区内的污泥最佳浓度,提供反应“晶核”。
所述管路为气提,所述气提通过进水喉管连接到所述反应区的进水端。
在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存积污泥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通过排泥管将污泥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错流反应澄清池与现有的澄清池相比,所述反应区为阶梯式反应区,在反应区设有微涡流反应器,增加水流紊动,产生微小旋窝,由于微涡流反应器的作用,絮体间进行立体接触絮凝,增加了原水中杂质与泥渣接触絮凝,也使水中较小杂质颗粒能相互碰撞而产生异向凝聚,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絮体随着水流经配水整流板稳流,均匀地进入配水区和沉淀区,沉淀的污泥存积于沉淀区底部的污泥斗中,经进水喉管或气提循环至进水段,同时在反应区内设有清洗装置,防止反应区的堵塞,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整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微错流反应澄清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设有反应区2、配水区3和沉淀区4;在本实施例中,反应区2为阶梯式反应区,在反应区2内设有用于增加水流紊动,产生微小旋窝的微涡流反应器,经反应区2反应后依次流入配水区3和沉淀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王环保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麦王环保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