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冷型存放与运输鱼类血样用离心管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092.5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B65D85/00;F25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冷型 存放 运输 鱼类 血样 离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生理实验存放与运输鱼类血样用离心管盒。
背景技术
在鱼类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化验各种鱼类血液生理指标,以便掌握鱼类的生理状况。鱼类血样与存放鱼类血样用的离心管必须保持低温状态,以免血液变质,影响测试结果。目前在养殖池采取鱼类血样时或者运输鱼类血样时,大多数做法是在泡沫箱或保温箱里放置冰袋或碎冰块,然后将离心管插入冰袋或碎冰块中,但这样将离心管置于泡沫箱或保温箱中存在一些缺点;1.离心管不能充分接触到冰袋或碎冰块,降温与保温效果较差;2.碎冰融化时容易导致离心管中进水,污染样品;3.泡沫箱或保温箱存放的离心管数据有限,只能插入少量的离心管;4.插入离心管时容易将管壁上的标记或者标签纸擦掉,导致血样混淆,最终实验失败,需要重新做;5.实验室为了制冰,需要配套制冰机,并且需要提前1—2小时开动制冰机,才能制出足够的碎冰供保温使用。因此针对低温存放鱼类血样用的离心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持离心管低温环境,提高保存与运输效率,避免污染的离心管盒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盖子与底座组成,其特征是盖子与底座内侧分别嵌入一个多穴孔的内衬,内衬的穴孔直径2.4厘米,盖子内衬的穴孔深度为2.0厘米,底座内衬的穴孔深度为3.5厘米,盖子与底座合在一起时,形成高5.5厘米的穴孔(每个穴孔可以装1个离心管);盖子的四角有4个凹口,而底座的四角有4个凸块,盖子与底座合在一起时,凹口与凸块嵌合;盖子壳体与其内衬之间、底座壳体与其内衬之间均充满半固态凝胶状蓄冷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降温与保温效果较好;整个盒子密封,可以较好的防止样品污染;可以将较多的离心管盒子放入泡沫箱或保温箱中,提高保存与运输效率;离心管盒子上可标示数字,血样不易混淆;装置操作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离心管盒盖子及其内衬的轮廓图。
图3离心管盒底座及其内衬的轮廓图。
图4离心管盒底座的内衬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参见附图1)由盖子4与底座6组成,盖子4与底座6壳体用耐低温冷冻的工程塑料制成,盖子4与底座6内侧分别嵌入一个依序排列75个穴孔的内衬7(图2)、8(图3)穴孔分成5排,第1排为1-15,第2排为16-30,第3排为31-45,第4排为46-60,第5排为61-75(图4),内衬的穴孔3直径2.4厘米,盖子内衬的穴孔3深度为2.0厘米,底座内衬的穴孔3深度为3.5厘米,盖子4与底座6合在一起时,形成高5.5厘米的穴孔(每个穴孔可以装1个5毫升离心管);盖子4的四角有4个凹口2(图2),而底座6的四角有4个凸块5(图3),盖子4与底座6合在一起时,凹口2与凸块5嵌合;盖子4壳体与其内衬之间、底座6壳体与其内衬之间均充满半固态凝胶状蓄冷剂1。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放入冰箱冷冻层,过12小时冷冻好后即可保持低温冷冻状态。鱼类血液采样时,将离心管盒子的上部盖子打开,将装好血液的离心管依次插入离心管盒子下部底座的穴孔中,使离心管保持低温状态;并在实验本上做好相关记录。待取样完毕或离心管盒装满后,将离心管盒的盖子盖上,使盖子与底座合在一起时,凹口与凸块刚好嵌合,防止盖子与底座滑动。装好离心管后*用细线或橡皮筋捆好离心管盒,并将离心管盒放入泡沫箱或保温箱中进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滴注射侦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假花上涂布光催化剂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