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1801.8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张超;苏剑;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44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用渣罐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冶金用渣罐格栅。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钢渣,钢渣倒入渣罐里被运至渣处理场或处理车间,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采用本公司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CN2465840所述的冶金用渣罐,对液态钢渣进行处理,解决了钢渣冷却后形成大渣砣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的返生产利用率,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好。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冶金用渣罐格栅的制作一直是个难题,原冶金用渣罐格栅采用钢渣水泥与钢渣集料制作,包括若干块纵横交错的格栅板,每个格栅板均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其中横向的格栅板的上底边开有若干槽,而纵向的格栅板的下底边开有与横向格栅板相对应的槽,因液态钢渣比重较大,接料时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故制作格栅板时内部设有一副直径为5mm的钢筋作为骨架,起支撑作用。装配时,先将横向格栅板固定,再将纵向格栅板从上方向下,由槽口插入,将若干块格栅板如此拼接后外型如同一个上大下小的圆台后整体吊装入空渣罐内。这种采用将格栅板交错拼接的方式至于渣罐内的制造工艺,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目前缺乏一种快速便捷、工业化制备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冶金用渣罐格栅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冶金用渣罐格栅,以克服现有格栅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冶金用渣罐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等圆瓦筒和直板式格栅板组合而成,所述瓦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瓦筒垂直摆放在冶金渣罐内腔底部,相邻瓦筒之间外壁相接触,所述格栅板竖直摆放在最外圈两相邻瓦筒相交处与渣罐内壁之间形成格栅。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改进后的格栅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模具及规格统一,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其体积小巧,运输、安装等都较便利。
②利用圆柱的外型增强其抗压强度,能够满足承接钢渣水所需要的压力,同时减少了钢筋的使用,平均每块板减少25公斤的钢筋用量,按一年制作25000块格栅板计算,共可减少62.5吨钢筋用量,每年可直接降低成本250万。
③圆柱形空间可使钢渣冷却成型后,体积更小,规格相近,更有利于后阶段的处理;
④最大程度的实现全钢渣利用,进一步推进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钢渣混凝土中空瓦筒并辅以梯形水泥板作为冶金渣罐格栅装置,所用材料均为钢渣水泥和钢渣集料,可实现大批量的工业化简易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钢渣的利用效率及技术含量,更大程度的实现废物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格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格栅,包括若干个等圆瓦筒1和格栅板2,所述瓦筒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瓦筒1垂直摆放在冶金渣罐内腔底部3,相邻瓦筒1之间外壁相接触,所述格栅板2竖直摆放在最外圈两相邻瓦筒相交处与渣罐内壁4之间形成格栅。
所述格栅板2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水泥板。
所述瓦筒之间呈正六边形蜂窝状排列。瓦筒之间的摆放方式也可以呈圆形、三角形等其它形式,其决定于瓦筒的尺寸以及渣罐内腔空间的大小。
所述瓦筒的高度为300~1200mm,瓦筒的壁厚为50~100mm,瓦筒的外径为300~60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