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1773.X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姣;杨守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遮蔽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贴附于机箱外侧的遮蔽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箱内部,为了组装各种不同的电子组件,常见以冲孔机台对机箱进行冲孔,以形成固定各种电子组件的孔,而这些孔的尺寸若太大,从机箱外侧很清楚就看到机箱内侧的电子组件。因此,为了符合安规的标准,并防止灰尘从这些孔进入到机箱内部,常见以麦拉(mylar)片贴附于机箱的外侧,以遮蔽电子组件。
图1是传统的一种遮蔽孔的麦拉片的示意图。机箱40具有一第一孔40h1以及一第二孔40h2,而待遮蔽件10的一第一插件10t1以及一第二插件10t2分别固定于第一孔40h1以及第二孔40h2中。麦拉片30贴附在机箱40的外侧,以遮蔽第一孔40h1以及第二孔40h2。
值得注意的是,麦拉片30紧密地贴附在机壳40的外侧,而第一插件10h1与第二插件10h2分别穿过第一孔40h1以及第二孔40h2时,必定会推挤麦拉片30向外,造成麦拉片30产生多道折痕处30a、30b,这些折痕处30a、30b在外观上隆起而形成不当的形变,影响整体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蔽结构,可避免受到推挤而产生折痕。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遮蔽结构,位于一机箱的外侧,该机箱具有一第一孔以及一第二孔,而该机箱内部具有一待遮蔽组件,且该待遮蔽件的一第一插件以及一第二插件分别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该第一孔以及该第二孔中。该遮蔽结构包括一聚酯片,贴附于该机箱的外侧,其中该聚酯片具有一第一孔遮蔽面以及一第二孔遮蔽面,且该聚酯片分别形成有第一缝隙、第二缝隙于该第一孔遮蔽面的周围以及第三缝隙、第四缝隙于该第二孔遮蔽面的周围。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一孔的正下方,而该第一缝隙以及该第二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一间距。第一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一插件的宽度等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二孔遮蔽面对应位于该第二孔的正下方,而该第三缝隙以及该第四缝隙朝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配置,并相隔一第二间距。第二间距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插件的宽度等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分别贯穿该机箱之一底板,而该第一孔与该第二孔的形状呈漏斗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底板具有一槽体,该槽体用以放置该聚酯片。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插件与第二插件分别突出于该待遮蔽件的底部,并显露于该机箱的该槽体内。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聚酯片为麦拉(mylar)片。
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结构是预先形成多个缝隙的聚酯片,能防止聚酯片受到第一插件以及第二插件的推挤而产生折痕,且能遮蔽第一孔以及第二孔,而使待遮蔽件无法从机箱外侧毫无掩饰地被看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一种遮蔽孔的麦拉片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分解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分解示意图,而图2B是图2A的遮蔽结构在机箱的外侧的组合示意图。
请参考图2A及图2B的底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结构100位于一机箱20的外侧,机箱20具有一第一孔20h1以及一第二孔20h2,而机箱20内部具有一待遮蔽件10(见图1),且待遮蔽件10的一第一插件10t1以及一第二插件10t2分别沿着一移动方向而固定于第一孔20h1以及第二孔20h2中。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20h1与第二孔20h2分别贯穿机箱20的底板22,并列在移动方向M上,其形状例如为具有第一开口部L1以及第二开口部L2的漏斗状开孔(或钥匙孔),第一开口部L1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L2的尺寸,以使待遮蔽件10的第一插件10t1以及第二插件10t2可经由第一开口部L1插入,并朝第二开口部L2的方向移动而固定于第二开口部L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位装置
- 下一篇:平面显示器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