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1471.2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王勇诚;徐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9/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1108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阻燃 护套 屏蔽 动力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信、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勘探等领域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
背景技术
交联聚烯烃绝缘动力电缆不但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而且安装敷设不受落差限制,所以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运用。交联聚烯烃绝缘动力电缆的基本结构为:电缆导体,包覆在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及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的内护层和屏蔽层及外护层。传统的动力电缆结构:1)导体由少数中、粗铜线绞合而成-导体硬,不易弯曲,电缆亦不易弯曲,不易安装、敷设;2)绝缘层不交联,耐温等级低,载流量低;3)原有电缆屏蔽和接地功能由二体各自单独完成,致使材料利用率较低,电缆成本不能降低;4)护套为含卤型-当火灾发生时,由于电缆被燃烧在场人员呼吸系统将受损伤;5)护套在火灾燃烧时,可见度较低,不利于逃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地与屏蔽一体化及屏蔽综合化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它能提高使用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包括电缆导体、包覆电缆导体的内护套、屏蔽层和外护套,其中,
所述电缆导体为两根,该两根电缆导体的外表面分别包覆绝缘层;
所述屏蔽层包括一由多股软铜线以绞合紧压的方式绕包在内护套外表面的软铜线屏蔽层,以及一由铜箔带以缠绕方式包裹在软铜线屏蔽层外表面的铜箔带屏蔽层。
上述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其中,所述铜箔带屏蔽层和外护套之间还设有一层聚酯膜绕包带。
上述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其中,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交联聚烯烃或交联聚乙烯。
上述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其中,所述内护套和外护套的材料均为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
上述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其中,所述每根电缆导体由多根直径为0.4mm的细软圆铜线精绞而成。
上述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其中,所述软铜线屏蔽层上的每股软铜线由数根直径为0.25mm的细软圆铜线绞合而成并且单股软铜线的截面积小于单根电缆导体的截面积;所述铜箔带由超薄精紫铜箔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与现有技术的动力电缆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导体铜线多根化——导体柔软、易弯曲,电缆亦柔软
2)导体绝缘层着色无卤化——绝缘交联后,耐温等级为90℃,比原有产品的耐温等级70℃提高20℃致使载流量有较大提高。
3)由于采用接地屏蔽一体化,屏蔽体综合化,由此完成该两个功能的所需用铜材,可节约50%;
4)耐电性能好,各项电气性能指标可提高14~30%;
5)电缆在火灾场所,不易燃烧或可减速燃烧,并且释放烟气少,无卤气体,对在场人员以利逃生和可大大降低呼吸系统经受损伤;
6)由于电缆绝缘层为阻燃型,在火灾场所电缆的供电功能时间可得到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包括电缆导体1、包覆电缆导体1的绝缘层2、内护套3、屏蔽层、聚酯膜绕包带5及外护套6,其中,
电缆导体1为两根,每根电缆导体由多根直径为0.4mm的细软圆铜线精绞而成;
绝缘层2的材料为交联聚烯烃或交联聚乙烯,分别包覆在该两根电缆导体1的外表面;
内护套3将两根包裹有绝缘层2的电缆导体1紧靠在一起并包覆在它们的外围,该内护套3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LSZH-FR)。
屏蔽层包括依次包裹在内护套外3表面的一软铜线屏蔽层41和一铜箔带屏蔽层42,软铜线屏蔽层41由十七股软铜线以绞合紧压的方式绕包在内护套3外表面,该软铜线屏蔽层41也可作为接地导体应用,每股软铜线由数根直径为0.25mm的细软圆铜线绞合而成并且单股软铜线的截面积小于单根电缆导体的截面积;铜箔带屏蔽层42由铜箔带以缠绕的方式包裹在软铜线屏蔽层41的外表面,铜箔带由超薄精紫铜箔制成;
聚酯膜绕包带5绕包在铜箔带屏蔽层42的外表面;
外护套6包裹在聚酯绕包带5的外表面,该外护套6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LSZH-FR)。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导体阻燃护套屏蔽动力电缆的特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