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0855.2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京;陈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H01R1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适配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线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电子装置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随身配备,为了携带的便利性,各类可携式电子装置也不断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迈进。通常,可携式电子装置装配有可拆卸式的电池,使可携式电子装置无须插接电源即可使用;但是,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而言,电池的蓄电量有限,通常使用一至二个小时后,所储存的电力就会耗尽,此时则必须使用电源适配器将笔记本电脑与外部插座连接,以通过电线将电力传输至笔记本电脑或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以令笔记本电脑有足够的电力而可继续使用。
请参阅图1,是显示一种公知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的电源适配器10内部通常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以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以供电子装置使用,相对地,电源适配器10的两端会分别具有传送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源线11及传送直流电源的第二电源线12,以及分别与该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连接的第一插头111及第二插头121。该第一插头111是用以插接于外部电源插座(未图示),该第二插头121是用以插接笔记本电脑(未图示)或其他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插口(未图示),由此,以将插座电源的电源经转换而传输至笔记本电脑供使用。
但是,公知的电源适配器10的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为了插接方便,皆具有较长的长度,以提供各种不同距离的插接使用,所以笔记本电脑在使用的时候,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很容易散落于桌面或地上,又或者会缠绕纠结成一团,不仅有碍观瞻也会占用很多空间。同时,当笔记本电脑使用完毕的时候,由于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长度都很长,也不利于收纳,往往也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将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整齐缠绕固定在一起,且不易收纳。由此可知,公知的第一电源线11及第二电源线12在使用时及收纳时均产生诸多的不便。
此外,为了避免电源线紊乱及改善上述的缺陷,相关业者也提出相关的具有集线功能的电源适配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1908号新型专利、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4513号新型专利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9319号新型专利等。
但是,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1908号专利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较多的构件进行定位,因此存在有组装时间较高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因为构件较为复杂,因此损坏时也不容易维修;而就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4513号及第539319号专利来看,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其电源线是收纳在电源适配器的周围及外表,虽可达到较为整齐的收纳,但因为电源线仍存在于外表,所以一样有较不美观的缺陷,再者,在使用时,电源线也一样会散落于桌面或地上,所以仍存在使用时占用空间及电源线缠绕纠结的缺陷。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具有快速整齐收纳电源线及不占空间,使电源线能整齐收纳于电源适配器内的设计,以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遂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快速收纳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电源线伸出长度的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使用的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该电源适配器具有一盒体及设于该盒体内部的电源适配器本体,该电源适配器的集线结构包括:容置于该盒体内部且位于该电源适配器本体一侧的集线本体,具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及第二容置空间、以及设于该集线本体两端用以连通该第一及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一及第二轴孔;第一滚轮,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用于缠绕并电性连接该电源适配器本体的第一电源线,且该第一电源线具有延伸至该第一容置空间外的第一插头;第二滚轮,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用于缠绕并电性连接该电源适配器本体的第二电源线,且该第二电源线具有延伸至该第二容置空间外的第二插头;第一转轴,轴向设置于该第一轴孔内,并贯穿该第一滚轮,该第一转轴的外围套设第一复位元件,在该第一转轴一端则设有用以固定该第一复位元件固定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转轴,轴向设置于该第二轴孔内,并贯穿该第一滚轮,该第二转轴的外围套设第二复位元件,在该第二转轴一端则设有用以固定该第二复位元件的第二定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板式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多功能折叠式儿童餐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