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内窥镜探头旋转窥视的线操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50718.9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贾罗琦;贾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罗琦;贾宗毅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5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探头 旋转 窥视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内窥镜探头旋转窥视的装置,具体地说,是通过操纵线牵拉使内窥镜头部旋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可深入到人肉眼看不到的狭缝、细管内看清其内部的情况。在工业、科技和医疗诊治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无论是应用可见光、红外还是超声技术的内窥镜,由于其视野角度的局限,妨碍了在更大范围的使用。为此,人们发明了用内窥镜尾部旋转,带动头部旋转的方法来扩大窥视的角度。比如,在血管内介入手术中,用此法观察血管壁四周病变的情况。但尾部旋转有其缺点,因扭矩太长(通常在一米以上),再加上血管弯曲,会造成尾部旋转时由于阻力嵌顿,使头部不转;或因尾部继续旋转,至扭力大于阻力时,以前积累的扭力一下子释放,而使头部出现突然多转或者不匀速的跳转、抖动等不稳定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人们又发明了微型旋转马达,装于探头部,使其能稳定匀速地旋转。但微型马达的制作工艺复杂、精密,阻碍了它做得更细小。现在最细的血管内窥镜直径在1毫米以下,微型马达采用目前的制造工艺做不到那么细小。另外,微型马达的造价昂贵,不具备大规模、一次性地普及使用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采用一种简易的廉价的装置,即通过操纵线的牵拉控制,使内窥镜头部的探头随心所欲地来回往复旋转,或者转到某一位置静止不动地观察。从而为内窥镜探头旋转窥视扩大视野,尤其在医疗诊治用的普及型一次性介入内窥镜的扩大应用领域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在内窥镜探头的后面位置装一个转动轴,与探头相连,转动时可带动探头旋转。将操纵线缠绕于转动轴或将其从转动轴抽出,使其直线运动变为轴向转动带动探头做圆周旋转。这样就可在内窥镜后端用线操纵前端探头做旋转窥视。
具体为:用两层套管相套,外层为定子,固定不动。里层为转子即被操纵线缠绕或抽出的转动轴。定子和转子相套的中间有层间隙,转子可在定子套管里转动。A、B两操纵线从定子的穿出孔穿进定子与转子的间隙层,分别从相背两个方向缠绕转子,并把端点固定在转子上。由于方向相背,当抽出操纵线A时带动转子朝抽出方向旋转,相背方向的操纵线B反向被缠进。操纵线A抽出多少,操纵线B反向被缠进多少,反之也一样。就这样,一线抽出反向一线绕进,反反复复,里层转子就在外层定子的套管里做圆周往返旋转。
可在定子上只开一个穿出孔,将两操纵线从同一孔中穿进。为了避免相互摩擦和干扰,可将两操纵线在定子上的穿出孔开在不同位置上,如上下直线串列或水平线及非水平线错位排列。如定子上两操纵线的穿出孔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不是同一孔,如呈上下直线串列或非水平线错位排列,则转子上两操纵线的固定点须分别与其对应的定子穿出孔位于同一水平,避免因在不同水平线上抽线造成旋转时上下抖动。当两操纵线进入定子的穿出孔在同一水平线上时,转子上两操纵线可相背缠绕固定于同一固定点或同一水平线的两个不同的固定点上。当两操纵线进入定子的穿出孔不是同孔或上下直线串列以及转子上的固定点不是同点或上下直线串列时,会形成转子旋转的角度大于或小于穿出孔是同孔或上下直线串列以及转子上的固定点是同点或上下直线串列时转子旋转的角度,所以可根据实际之需设定两操纵线在定子的穿出孔和转子固定点的位置。
操纵线可用手工牵拉,也可外接马达卷扬,或通过计算机指令马达卷扬。
里层转子可套在超声、红外、CCD等电子内窥镜实体外。当转子旋转时,带动内窥镜实体一起旋转。也可在光纤内窥镜的探头前装一面倾角反射镜,转子连在反射镜上。当转子转动时,内窥镜实体不动,反射镜随转子旋转,反射四周侧壁的情况,再通过光纤传到后面观察。
里层作转子的套管也可省略,将A、B两操纵线的固定点直接固定在内窥镜头部某段的实体上作为转子,这样可省去转子套管的厚度,将整体做得更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简易的廉价的线操纵方法,使内窥镜的探头可在圆周范围内旋转地窥视,扩大了内窥镜的视野,并为医疗诊治用的普及型一次性介入内窥镜的扩大应用领域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B两操纵线运动时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中:1.外层定子套管 2.里层转子套管 3.内窥镜实体 4.操纵线B 5.操纵线A 6.内窥镜探头 7.里层转子套管上A、B两操纵线固定点 8.外层定子套管上A、B两操纵线穿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中所示,当一头固定在转子上的操纵线A抽出时,转子被围在外周的操纵线A带动,朝其抽出方向转动。由于操纵线B的一头也固定在转子上且方向与操纵线A相背,所以被卷进,绕在转子外周。图2b则同理相反,操纵线B抽出将操纵线A卷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罗琦;贾宗毅,未经贾罗琦;贾宗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电子晶闸管用散热器
- 下一篇:电池卷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