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50715.5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丁赟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 琪 |
| 地址: | 20180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保险杠 成型 涂装后 冲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一般是以工程塑料为原料,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的。通过注塑成型所获得的汽车保险杠,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工。根据加工程序,在汽车保险杠进行涂装后,还需要进一步打孔,如在汽车保险杠上,采用冲孔机冲制倒车雷达孔。
目前,所述雷达孔的冲制是采用常规的冲孔机进行的。而现有的冲孔机在冲制汽车保险杠上的孔时,在孔的周围经常会出现油漆开裂的现象,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油漆开裂的现象尤其严重,从而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常规的做法是采用手动烘枪对需要冲孔的部位先进行加热,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油漆开裂的现象,但是,严重的影响了生产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包括机架横梁、冲头气动装置、冲头、加热气动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冲头气动装置和加热气动装置设置在机架横梁上,所述冲头与冲头气动装置相连接,加热装置与加热气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加热气动装置通过管线与压缩气体气源相连通,加热装置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
所述加热气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内设有相连的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向下延伸出气缸外,与加热装置相连接,活塞杆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气缸的上部设有进气口和带有排气阀的排气口,进气口与所述压缩气体气源相连通。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吹风。
加热装置与电源之间设有温度控制仪表。
采用上述结构的冲孔机,运行时,将需要冲孔的汽车保险杠置于冲孔机下方的胎架上,然后开启压缩气体气源和加热装置电源,压缩气体进入加热气动装置,带动加热装置向下移动至汽车保险杠的上方,加热装置对汽车保险杠加热,然后关闭压缩气体气源,加热装置上移,同时可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启动冲孔机的冲头气动装置,在汽车保险杠上进行冲孔。由此缩短了冲孔的节拍,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保险杠成型涂装后冲孔的冲孔机,包括机架横梁1、冲头气动装置2、冲头3、加热气动装置4和加热装置5;
冲头气动装置2设置在机架横梁1上,冲头3与冲头气动装置2相连接,加热气动装置4设置在冲头气动装置2的一侧的机架横梁1,加热装置5与加热气动装置4相连接,加热气动装置4通过管线与压缩气体气源相连通,加热装置5通过导线连接电源。
参见图2,加热气动装置4包括气缸401,气缸401内设有相连接的活塞402和活塞杆403。活塞杆403向下延伸并伸出气缸401外,与加热装置5相连接,活塞杆403上套有复位弹簧406,气缸401的上部设有进气口404和排气口405,进气口404与所述压缩气体气源相连通,所述排气口405上设有排气阀407。
优选的,所说的加热装置5为电吹风;
优选的,加热装置5与电源之间设有温度控制仪表,用于控制电吹风的温度。
采用上述结构的冲孔机,运行时,将需要冲孔的汽车保险杠置于冲孔机下方的胎架上,然后开启压缩气体气源和加热装置电源,压缩气体进入加热气动装置,带动加热装置向下移动至汽车保险杠的上方,加热装置对汽车保险杠加热,然后关闭压缩气体气源,加热装置上移,同时可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启动冲孔机的冲头气动装置,在汽车保险杠上进行冲孔。由此缩短了冲孔的节拍,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饰吊粒后续加工机构
- 下一篇:螺旋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