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折叠式网球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495.6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朝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朝灵 |
主分类号: | A63B69/38 | 分类号: | A63B69/38;A45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03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网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技术领域的产品,具体是一种全折叠式网球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球筐不仅用户在购买后需要专门工具进行繁琐的组装,而且组装后每次实际使用时又不能够随时折叠从而实现随身携带,这种笨重僵化的结构显然令产品消费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也无疑大大影响了产品更为广阔的市场。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510100336,授权公告号CN1748822的实用新型专利,记载了一种“新结构网球筐”,包括:筐盖、球筐及其支架,筐盖紧扣于球筐,球筐筐底的网格宽度恰小于网球直径,所述筐盖的网格宽度与筐底的网格宽度相同;另外在球筐的侧壁上接近筐盖的筐角处设置有一对滚轮。但是该网球框不能实现筐体和支架任何一部分的自由折叠,结构上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折叠网球筐,具有筐体和支架都可以大幅度折叠的特点,支架在收集网球时可以作为普通手提篮的提手,在进行比赛练习时又可以作为固定放置高度适手的网球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筐体、筐底和两个提手,其中:筐体的四个侧面之间依次活动连接,筐底的一边活动设置于第一侧面的下沿,与之相邻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沿其竖直中线分立为两部分并通过铆接相连,两个提手分别转动设置于筐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每个提手均由上部和下部可以对折的两段组成。
所述的四个侧面为格栅栏结构,该格栅栏为梯形,格栅栏中两条相邻格栅之间的宽度尺寸范围是4.0~6.0厘米。
所述的四个侧面之间依次转动连接,使得相邻两个侧面之间彼此可转动。
所述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中间对应位置设有铆接结构,使得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可沿中心线对折。
所述的第三侧面的下边沿设有锁扣,使得筐底可以锁定于第三侧面。
所述的筐底为格栅栏结构,格栅栏中两条相邻格栅之间的宽度尺寸为5.60厘米~5.80厘米。
所述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上分别设有转动体,所述的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分别设置于转动体上并可分别在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上作180°的转动,该提手向下转动180°后作为筐体的两个支架,当不转动时则作为提手使用。
所述的提手包括提手上部和提手下部两段,提手下部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侧面或第三侧的转动体和筐体实现转动连接,提手的上下两段可以实现对折。
所述的对折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在提手上部设有固定槽连接设在提手下部的转动轴,或者所述的固定槽和转动轴相反地分别设置于提手上部和提手下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式设计,不仅兼具传统产品的所有功能,而且巧妙的实现了整套产品可完全折叠为片状的理想效果,达到了体积最小从而在节省用户储存空间和使用户能够即开即合随身携带的同时,也极大的便利了销售环节中的包装体积和流通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盛球状态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筐体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捡球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筐体1、框底2、第一提手3和第二提手4,其中:筐体1的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第三侧面7和第四侧面8之间依次活动连接,框底2的一边活动设置于第一侧面5的下沿,可以向上翻起,与之相邻的第二侧面6和第四侧面8沿其竖直中线分立为两部分并通过铆接相连,第一提手3和第二提手4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侧面5和第三侧面7。
所述的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第三侧面7和第四侧面8为格栅栏结构,该格栅栏为梯形,格栅栏中两条相邻格栅之间的宽度尺寸为5.0厘米。
所述的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第三侧面7和第四侧面8通过设置于顶角处的冲孔9依次穿插相互连接,使得侧面之间彼此能够灵活转动。所述的冲孔9也可以弯钩状的简化结构实现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面6和第四侧面8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中间对应位置设有铆接结构10,使得第二侧面6和第四侧面8可沿中心线对折。
所述的第三侧面7的下边沿设有锁扣11,使得框底2可以锁定于第三侧面7。
所述的筐底2为格栅栏结构,格栅栏中两条相邻格栅之间的宽度尺寸为5.7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朝灵,未经马朝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建无属性零件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