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双机对连网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104.0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4B5/02;G06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 羽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双机 网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周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线双计算机对连网线。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普及,一户家庭有两台计算机和上网专线的现象已很普遍,在家庭和一些单位,两台计算机用对连网线联网是常有的事。
现有的计算机网卡采用的是5类或者6类双绞线进行网络传输,市场上虽也有无线路由等设备出售,但是需要配置专用的无线网卡。而利用计算机对连网线,这确实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利用双机对连网线将两台计算机联网会有某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当两人一起出差时,需要携带双机对连网线进行双机连接,由于受对连网线线体本身长短的影响,两台计算机的摆放位置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当一些场合只有一根网线时,要同时上网会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双机对连网线,可以实现使用有线双绞线对连的全部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双机对连网线,由两个连接端子构成,每个连接端子含有壳体、RJ45接头、连接指示灯、电源开关,其特征是,每个连接端子设有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和USB接头;壳体为嵌合式槽形结构,壳体内设有电路板和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壳体上设有连接指示灯、电源开关按钮,壳体的一端设有RJ45接头和USB接头,壳体的另一端为盲端。
所述的RJ45接头直接嵌连在壳体中。
所述的USB接头通过供电连线与电路板连接。
所述的无线发送/接收模块为通用蓝牙模块。
所述的电路为调制解调电路,由USB接头供电。
利用通用蓝牙模块进行网络信号传送和接收时,需要运用调制解调电路对网络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使网络信号更符合无线传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式为:
将准备连接的两台计算机均接上无线双机对连网线的一个连接端子,即将连接端子的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接口,将连接端子上的USB电源接头插入计算机USB接口以供电,通过连接端子上的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无线联网。由于无线双机对连线和双机对连双绞线在接口、信号等方面完全兼容,所以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程序;通过计算机上的网上邻居即可看到对方的计算机,使用Ping命令也可以检测是否连接对方计算机。
连接至计算机之后,网络信号由调制解调电路转换为无线信号由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发送,接收端接收到无线信号之后,重新转换为网络信号,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传输速率能够达到100M。可以实现:①网络访问,无线双机对连网线连接上之后,可以与普通网络一样实现文件拷贝、版本控制等功能;②双机上网,一台计算机开通了无线上网功能,两台计算机可以同时上网。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与双绞线对连线完全一致,无需任何驱动程序支持,能与双绞线完全兼容,实现10/100M自适应传输,实现网上邻居访问、双机同时上网等操作。
(2)由于摆脱了双绞线的束缚,所以连线的计算机可以任意摆放。
(3)采用USB接口供电,无需自备电源。
(4)携带方便,只需携带一个U盘大小的设备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双计算机对连网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双计算机对连网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标号为:
1、壳体,2、连接指示灯,3、电源开关按钮,4、供电连线,5、USB接头,6、RJ45接头,7、无线发送/接收模块,8、连线,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一种无线双机对连网线,由两个连接端子构成,每个连接端子含有壳体1、连接指示灯2、电源开关3、供电连线4、USB电源接头5、RJ45接头6。
壳体1可做成两瓣状的嵌合式槽形结构,可采用一次开模、注塑方式生产,电路板9上的指示灯2、电源开关按钮3通过壳体1面板的开孔凸出在外,以方便显示和操作,在壳体1的一端设有RJ45接头6和USB接头5,RJ45接头6直接嵌连在壳体1中,USB接头5通过供电连线4与电路板9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为盲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