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0029.8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龚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地址: | 201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通道 电源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尤其是特种汽车的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的汽车上自带有12V电源,但是在特种车辆上,往往需要配备具有更高通用性的电源,比如220V交流电源。220V电源需要通过220V的逆变器来实现,由于220V电压对于人体来说已经是一个危险的电压,因此,如何布置220V的逆变器以及电源接口,是一个比布置12V电源困难地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较高电压电源的车用电源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固定置于中央通道外壳内部的电源,且在中央通道外壳上具有一开孔,其中,该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到手制动器基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手制动器基座的两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着平行于中央通道长度方向布置;
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基座固定在中央通道地板上,第三支架沿垂直于中央通道长度方向布置;
在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限定的空间中放置一逆变器,逆变器固定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且在中央通道外壳的开孔上固定一电源插座,该电源插座连接到电源逆变器。
上述的逆变器为220V逆变器。
为了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和防尘防水,在中央通道外壳的开孔上增加一盖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中央通道内部的空间来放置逆变器,并且,位于中央通道箱前部的手制动器基座可以很好地为固定逆变器的支架提供固定,从而解决了车载高压电源的实现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
图2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通道的外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用中央通道电源固定结构,参考图1所示,该固定结构100固定置于中央通道外壳内部的电源,该中央通道200外壳上具有一开孔(参考图2),其中,该固定结构100包括:
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4,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4固定到手制动器基座30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4是纵向设置,分别位于手制动器基座300的两端。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4都具有一侧壁。
第三支架106固定在第二基座105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基座105固定在中央通道地板201上。第三支架106是横向布置,且第三支架106也具有一侧壁。
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4和第三支架106的侧壁共同限定了一个近似方形的空间400,逆变器(图中没有示出)就放置在该空间中,并且,逆变器固定到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4以及第三支架106上。如果牢固程度已经足够,逆变器也可以仅仅固定到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4和第三支架106中的两个、甚至是其中一个支架上。
参考图2所示,中央通道200外壳的开孔202上固定一电源插座500,电源插座500连接到电源逆变器。为了进一步加强使用的安全性,在开孔202上还增加了一盖子204,以便在不使用电源是盖住电源插座500,在使用电源时才将盖子204打开。
上述的结构典型的是用于220V的逆变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逆变器的大小和尺寸虽然随电压差异会略有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完全可以被用于其它电压的逆变器。
对于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中央通道中的空间足够进行布线,而逆变器、电源插座等的电气接线是本领域中的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进行描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中央通道内部的空间来放置逆变器,并且,位于中央通道前部的手制动器基座可以很好地为固定逆变器的支架提供固定,从而解决了车载高压电源的实现问题。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及手动两用升降支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烟气脱硫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