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O2工质活性炭厂余热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9744.X | 申请日: | 200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凡;张丰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凡 |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K27/02;F01K11/02;C01B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o sub 工质 活性炭 余热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领域属环保能源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其特征是采用低温工质CO2参加热力循环,由活性炭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活性炭生产中产生大量热能和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活性炭发展和经济效益,浪费有限资源,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活性炭余热废气回收,余热再利用以二氧化炭为工质的发电装置。技术方案是:(1)在活性炭烧结炉上部安装脱硫设备,废气分类处理,净化后二氧化炭备用;(2)在炉壁上安装余热回收交换设备,用来加温二氧化炭,50℃以上超临界进行热力循环;(3)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4)做功后二氧化炭乏气回流由冷凝器冷却后由循环泵抽回进行再循环;(5)这样由活性炭生产时的余热提供能源,回收二氧化炭做补充,推动汽轮机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活性炭余热进行发电,建立分布自备电源,充分利用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余热,节约电能40%,降低成本50%,减少占地60%,节约资源90%,热能有效利用80%,增加效益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实例结构图。
图中1、活性炭烧结炉余热水池;2、CO2换热器;3、储能器;4、压力表;5、调压阀;6、管道;7、汽轮机;8、发电机;9、冷凝器;10、贮液池;11、循环泵;12、储液罐;13、输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活性炭烧结炉余热水池(1)连接CO2换热器(2),换热器(2)连接CO2储能器(3),储能器(3)上部安装压力表(4)和CO2调压阀(5),CO2管道(6)连接CO2汽轮机(7),发电机(8)连接冷凝器(9),贮液池(10)连接压力循环泵(11),储液罐(12)连接输液阀(13),组成一套完整的CO2工质活性炭厂余热发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凡,未经张英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