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流换热卧式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9641.3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德;张百川;吴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8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卧式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大豆、菜籽、葵花籽、棉花籽等油料的干燥和软化的逆流换热卧式干燥器。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领域,常常需要对原料进行软化和干燥以提高原料的塑性,使轧坏机轧出的坏薄而不碎,从而提高蒸炒、压榨、浸出效果。传统上对原料进行软化和干燥的设备是立式软化锅,这种设备具有能耗高、物料加工均匀性差从而导致死角处物料焦糊等缺点。中国专利CN01252033.0公开了一种卧式软化锅,能耗较低,物料加工较为均匀,但这种设备采用顺流换热的方式来加工物料,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逆流换热卧式干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逆流换热卧式干燥器包括倾斜设置的卧式旋转筒体,筒体下设有筒体支撑轮和筒体驱动装置,筒体内轴向设有加热列管,筒体上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列管的进汽端和排水端为同一端且设在筒体较低的一端,所述的进料口设在筒体较高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加热列管的进汽端与一筒状进汽包连通,进汽包与筒体同轴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进汽包还密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内端开口在进汽包的底部,排水管的外端伸出进汽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水管的外端开口低于其内端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内壁沿其截面周向均匀设置有炒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干燥器还包括有拔气装置和绞龙进料装置;绞龙进料装置包括有进料孔和出料端,绞龙进料装置的出料端与筒体的进料口相连通;拔气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的下部连接箱体、中部箱体、膨胀箱和出汽管,下部连接箱体与筒体上的出料口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筒体出料口在筒体低端内侧的筒壁上沿筒壁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箱的上端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加热列管的进汽端和排水端为同一端且设在筒体较低的一端,进料口设在筒体较高的一端,这样就使物料在筒体内的运动方向和加热列管内蒸汽的运动方向相反,使物料和蒸汽通过列管壁形成逆流换热,较之以往的顺流换热具有换热效率更高、更节能的优点。
2.进汽包和排水管的设置方便地实现了向加热列管的各组成管道输送蒸汽以及排水的功能,并使加热列管的各组成管道具有相同的蒸汽压力。
3.排水管的外端开口低于其内端开口,从而可以在排水时利用虹吸现象将冷凝水源源不断地从进汽包排放出去。
4.筒体内壁沿其截面周向均匀设置有炒板,可以在筒体旋转时将底部的物料带到较高的位置,随着筒体的旋转再落到物料的上部,从而对物料产生搅拌作用,使软化过程更均匀、透彻,避免软化过程不均匀造成的物料焦糊现象。
5.设有绞龙进料装置,可以将物料强制送入旋转筒体内,避免了以往利用物料的重力进料带来的物料卡堵现象,使送料过程更稳定可靠;在物料的软化、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拔气装置的设置使得这些蒸汽可以顺畅地排放到大气中去。
6.物料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在通过膨胀箱上升时体积膨胀、温度下降,在膨胀箱的上端设有挡板,可以使降温后的蒸汽凝结在挡板上并沿挡板流下。未凝结的部分蒸汽则继续上升通过出汽管排放到大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K—K剖视图;
图4是拔气装置和筒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