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水包的自动引流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501.6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晨;王璐;高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晨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18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庄正敏 |
地址: | 455004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水 自动 引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行业中的钢水包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在钢铁企业中的钢水包中的钢水引流,大多数采用引流砂,引流砂就是在出钢水嘴上安装两块滑板,一块上滑板,一块下滑板,上滑板与下滑板上都开有孔,两孔对准出钢水嘴的孔时,这时就能流出钢水,当上滑板与下滑板的孔,其中有一块与出钢水嘴不对时,就不能出钢水。一般情况下,下滑板为移动板,上滑板为固定板,上滑板的孔一直对准出钢水嘴的孔。在出钢水嘴里填入引流砂,引流砂的高度高过耐火砖的面,如附图3所示,当下滑板移动,上、下滑板的孔对齐时引流砂就会流出,这时候就出钢水了。用引流砂引流钢水的方法,虽然现在各大型钢厂都在用,但有很多缺点。第一,不能达到100%的引流率。第二,不能引流是引流砂表面产生结晶,处理结晶要人工吹氧,安全程度降低。第三,有粉尘污染。由于有上述缺点,对现在用引流砂引流的工艺要进行改进。
三、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引流率高,操作简便,安全程度高,使用成本低的钢水包的自动引流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圆柱钢棒作为下部,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圆锥体作为上部,这两者之间用钢箍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经试验引流率达到100%,由于引流率达到了100%,工人的安全程度增加,劳动强度减轻,成本降低,环境改善,综合效益非常明显。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钢水包安装正视剖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图2、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和使用情况。钢水包由外壳4、出钢水嘴7、耐火砌层6、耐高温的砖5、上滑板9、下滑板8、导流管12组成的。铬护砂10作为填堵出钢水嘴7用的。由圆柱钢棒1作为下部,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圆锥体2作上部,这两者之间用钢箍3连接成一体,成为引流棒。钢箍3是在两者对装好后用焊接的方法焊上,钢箍并焊在圆柱钢棒上。圆柱钢棒1的底部15做成圆弧形,圆柱钢棒的上端做有圆弧凹坑18,圆锥体2的下端做有圆弧凸台20与圆柱钢棒上端的圆弧凹坑相配合,圆柱钢棒的上端和圆锥体的下端的圆周上各挖一个装钢箍3的凹槽,使钢箍3的圆周面与圆柱钢棒1、圆锥体2的圆周面同在一个圆周面上。圆柱钢棒与圆锥体上的圆弧凹坑和圆弧凸台是为了好装配,装配牢固性好而设。钢箍的圆周面、圆柱钢棒圆周面、圆锥体的圆周面同在一个圆周面上,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是光滑的一个棒体。圆柱钢棒1直立安装在下滑板8上,圆锥体2的上端14露出填堵的铬护砂10表面一段。圆锥体露出铬护砂表面一段,为了防止铬护砂在高温下结晶成壳,就是铬护砂结成壳不落下来,引流棒是要落下的,落下时就形成一个孔,孔里就流钢水,一流动就能使结晶成壳的铬护砂冲走,钢水被堵塞的现象就不会产生。耐火材料要求能耐1700度以上的耐火材料。另一个实例:在圆柱钢棒1的上端做有圆弧凹坑19,圆锥体2的下端做一段圆柱体16与凹坑相配,在圆锥体2的下端外表面上做有锥度17,钢箍3内表面同样做有一段锥度17,相互配合。锥度17是为了捆绑牢固,圆柱体16是为加强连接牢固和好装配而这样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晨,未经韩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
- 下一篇:一种无胶粘剂挠性覆铜箔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