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固含槽用搅拌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8652.X | 申请日: | 200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4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松;杨飞燕;丁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22 | 分类号: | B01F7/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固含槽用 搅拌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固含槽用搅拌桨。
二、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煤炭等行业的方形锥底或圆形锥底固液搅拌槽使用的搅拌装置,一般上层桨叶采用斜叶桨式,形成轴向分流、径向分流和环向分流。下层桨叶一般采用圆盘涡轮式,形成径向流。要达到混合均匀,上下固含差小,并防止固体的快速沉积的目的比较困难,效果也不理想。由于一般情况下,这种搅拌槽的物料固液密度差较大,固含量大,所以必须有强的轴向流和径向流才能促进整个槽子物料的均匀混合,搅拌桨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固含槽用搅拌桨,可有效解决加强轴向流和径向流,从而防止固体的快速沉积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搅拌轴和其轴上的上层桨和底层桨,所说的上层桨由三个对称分布的轴流式桨叶组成,轴流式桨叶的迎流边在下,溢流边向上,底层桨由框式桨焊装在搅拌轴的下部构成,搅拌轴上装有支耳,支耳角度向受力方向旋转呈5°~10°,上层桨装在支耳上。本实用新型搅拌效果好,节约功耗,可广泛适用于冶金、化工、煤炭等行业的方形锥底或圆形锥底固液搅拌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方形锥底搅拌槽中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方形锥底搅拌槽中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试作详细的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轴和其轴上的上层桨和底层桨,所说的上层桨3由三个对称分布的轴流式桨叶组成,轴流式桨叶的迎流边6在下,溢流边7向上,底层桨由框式桨5焊装在搅拌轴1的下部构成,搅拌轴上装有支耳4,支耳角度向受力方向旋转呈5°~10°,上层桨3装在支耳4上。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支耳4焊装在搅拌轴1上,上层桨3由螺栓螺母2装在支耳4上;上层桨3至少有一层或2层或3层以上的多层,图1中给出2层。根据不同的物料和搅拌效果的要求,这些上层桨中的每一层桨的倾斜角度可能都不一样。
所说的框式桨5呈上宽下窄的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将本实用新型垂直置于搅拌槽8中心,底层的框式桨5置于搅拌槽下锥底,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桨3采用轴流式桨叶,但安装方式与一般的下压式相反,采用上扬式。即将桨叶的迎流边安装在下部,溢流边向上,当搅拌装置运转时,流体不是被压至槽底,然后反弹,而是被扬起来,然后下落形成整槽内流体的整体循环。
同时,安装桨叶的支耳角度要向受力方向旋转5°~10°,以减小阻力,减小流量损失,使流体在锥形槽体部分的流场更加顺畅,达到节约功耗、提高搅拌效果的目的。将涡轮桨更换为框式桨叶,更有利于提高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效果如下:
上层桨采用高效轴流式搅拌桨不仅实现了强的轴向流,而且桨叶独特的安装方式,使流场更加的顺畅,对于大块的物料也起到了一定的剪切作用,在改善搅拌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搅拌的功耗。底层桨采用框式桨叶,它能够充分的刮壁,使出料位置的剪切力明显加强,更有利于物料在锥底部位保持很好的流动性,防止结疤或堵塞出料管口,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九冶三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柱上真空负荷开关跌落熔断器组合电器
- 下一篇:电动工具开关安全锁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