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件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焊接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8462.8 | 申请日: | 2008-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4/0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固定 结构 具有 焊接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件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焊接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接型电连接器的接触件与绝缘体内的接触件安装孔是通过强装变形的过盈配合方式固连的,但对于印制板上所用的微型电连接器,如果采用强装配合,较软的绝缘体受较硬的接触件挤压变形后,变形的绝缘体就会从接触件安装孔的孔口位置溢出,造成接触件焊接位置的孔口边沿凹凸不平,导致接触件难以与印制板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件与绝缘体通过灌胶方式固定的接触件固定结构,同时提供具有该固定结构的焊接型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型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型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及其内部的由内向外分层插套设置的绝缘体及接触件,各接触件插设在相应绝缘体内的安装孔中,所述的处于最内层的接触件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各绝缘体及其他接触件的周壁中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至最内层接触件的环形凹槽中的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及最内层导体上的环形凹槽中灌封有固化胶,从而将各接触件与各绝缘体固定在一起。
所述电连接器壳体内壁上设有凸出的环形倒刺,通过该倒刺电连接器壳体与插入其内并与其接触的绝缘体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固定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件固定结构,包括绝缘体及其中插设的接触件,所述绝缘体和接触件为多个,各绝缘体与接触件由内向外分多层插套设置,处于最内层的接触件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各绝缘体及其他接触件的周壁中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至最内层接触件的环形凹槽中的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及最内层导体上的环形凹槽中灌封有固化胶,从而将各接触件与各绝缘体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由于在接触件身上设置了环形槽(最内层)或径向通孔(外层),并相应的在绝缘体上设置了与环形槽相对的径向通孔,使接触件与绝缘体通过灌胶方式固连为一体,避免了强装组合时的绝缘体溢出,使接触件方便与印制板焊接安装,缩短了装配工时和装配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型电连接器的外壳与绝缘体通过外壳内壁上的倒刺结构强装插合固定,使其组装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型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壳体1及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1内的内、外绝缘体4、2,外绝缘体2内插装有外导体3,内绝缘体4内插装有内导体5,内、外导体5、3均为电连接器的接触件。内、外导体5、3的尾部焊接在印制板9上。电连接器壳体1内壁上设有凸出的环形倒刺10,通过该倒刺10电连接器壳体1与插入其内的外绝缘体2固连。图1中6为六方紧固螺母,7为波纹弹簧,8为密封垫圈部件。
内导体5上设有环形凹槽11,内、外绝缘体4、2及外导体3的圆周壁中设有从外绝缘体2外部贯通至内导体5上的环形凹槽11中的径向通孔10,该径向通孔10及内导体5上的环形凹槽11中灌封有固化胶12,从而将内导体5、内绝缘体4、外导体3、外绝缘体2固定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中的灌封固化胶的径向通孔可设置多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害化处理污染严重废墟垃圾的固封体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的驱动机





